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4月28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谁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本报记者 王亦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28日   03 版)

    今天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分组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但对谁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规定被认为不够明确,而公民个人能否提起公益诉讼也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草案规定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严以新委员认为,这一规定不够明确,“诉讼主体确定不了,公益诉讼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他建议修改为:“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与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草案首次审议时,从斌、朱永新、南振中委员建议,草案应明确公民也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公民和法人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和权利是一样的,对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公民理应有提起诉讼的权利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

    今天上午的审议中,一些委员再次提出,多年来,不少维护公共利益的案件都是个人在起诉,个人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管理发展和完善,建议增加公民个人参与公益诉讼的权利。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释,从国外有关公益诉讼的规定来看,如果某件事和个人没有直接关系,基本上都是不允许个人随便去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现实中许多涉及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公益诉讼,与个人都有关系,只要这件事与公民个人有直接利害关系,不通过公益诉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也是可以打官司的,比如个人认为电信资费不合理,是可以打官司的。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既维护了个人权益,也替其他人做了好事,如果鼓励与个人没直接关系的都去打官司,就会引发诉讼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针对大量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遭破坏的现实,以及这些破坏被冠以“建设性破坏”、“保护性拆除”等说辞,有委员在今天的审议中建议,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围,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王亦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28日 03 版

杨东平:没有好待遇难得好老师
第十四届高交会将于11月中旬举办
上海高校启动“信用启航—图书漂流”活动
图片新闻
发不实微博抱怨考场纪律 四考生被取消成绩引争议
张妙家属索要药家鑫“赠款”案开庭
谁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赵普该不该发帖 微博应怎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