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接女儿李八斤放学。她沿路一边采摘一种淡紫色的小野花,在手里摆弄,一边告诉我:妈妈,这就是堇菜。它的花期比迎春花还早呢,它的根可以煮来吃,甜的,不过我们小学生可不能多吃,吃多了犯困。
偶尔喷香水,李八斤冷不丁在一旁发声:妈妈你得感谢路易十四。他不洗澡,隔两三天才用葡萄酒像猫那样抹一把脸,实在太臭了,他的大臣们受不了,得喷很香的东西在手绢上遮臭味。所以你才有香水用啊。
也有非常深情的时刻。给李八斤讲她出生时的故事,她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说:妈妈,你太辛苦了,应该让爸爸生小孩。我们要是海马就好了。海马妈妈把卵直接生在爸爸的育婴袋里,小海马都是爸爸孵化的。
跟李八斤同学在一起,时不常地能听到一些稀奇古怪、犄角旮旯、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的“新知”。
她会在洗澡的时候问你:心脏会休息吗?你随口答:心脏休息人就死了。她立马纠正:心脏一直都是有休息的,心房收缩时心脏就休息一会会儿,1秒多点。
她也会在海边看星星时提问:恒星会移动吗?我有点二乎地答:会吧?她接着问:会动干啥叫“恒星”?我开始打算回去百度一下。小丫头自己答:因为古代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不够呀,以前的天文学家以为它们不动,就起了这个名字。
李八斤同学的小脑瓜里装了好多这一类的“闲篇”,有时候甚至会惊到我:这也太跨界了吧?更多的时候当妈的还是暗自得意的:家里几代文科出身,一直希望女儿对自然科学有些兴趣和了解,这个趋向开始有啦。
途径当然是书。
家里大人全是文科出身,藏书不少,自然科学类的拨拉不出两三本,还基本是簇新没翻过的。至于自己给女儿讲讲科学知识,压根儿不做此想,像我这种科学素养糟糕的文科生,就算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但长到一定年纪,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求知欲和接受能力都没法再提振,我自己的阅读,只在文史社科内打转。和自然科学有点关系的,连醋瓶底都倒不满,想晃荡也晃荡不起来。
偷懒的办法,就是买书让她自己看。当爹妈的又不是十项全能,很多我们给不了孩子,但书籍都能给她。
从李八斤两三岁起,我就有意识地给她添置有趣的科学书,目前已经是她书柜里最庞大的一个分支,和童话、故事类绝对势均力敌。光买不行,还得让她愿意看。所以我选书的原则,是趣味性第一,知识性第二。大人还喜欢好玩的东西呢,何况小孩。那些书李八斤都读得津津有味,很多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她聊起那些稀奇古怪的科学“新知”时,我喜欢问她:“你从哪儿知道的呀?!”一脸惊喜崇拜状。一方面是内心真有小惊喜,也佩服小孩子的记性;一方面也借此鼓励她,让她开心,更愿意多读多看。
我发现她能把获取渠道说得清清楚楚:关于“堇菜”,是《博物》杂志的“植物ID卡”;香水,《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海马,《红蚂蚁自然丛书·遨游的宫殿》;心脏,《中国孩子的疑问·人体奥秘篇》。
小孩子的脑子,真是太好使了,闲置可惜。
而且,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有时候超出想象。有一次,我居然发现她在研读一本《植物百科》,类似词典的编纂结构,植物配个图片,花叶根茎分别什么形状、色彩、用途。我觉得枯燥死了,连一页都翻不下去,但李八斤兴味盎然。真是怪了!李八斤说:“你不能理解我们这些热爱植物的人!”
这让我对“引导女儿阅读”这个说法非常心虚。说到底,孩子是被她的兴趣、好奇心引导的。我只希望能当一个把门窗打开,让她的好奇心自由生长、自在呼吸的妈妈。
说到引导,吹个牛吧,我倒是成功培养了李八斤同学对阅读说明书的兴趣。作为痛恨读说明书的文科生妈妈,我急于找一个帮我读各种小家电、小家用品说明书的“替工”,所以从她识字,就拽着她读家里新添置的任何一样东西的说明书。现在,弟弟的玩具基本上都由李八斤同学看说明组装了。小孩子真是很好满足,只要她问“妈妈,是不是没有我,你三天都弄不明白”时,给她肯定的答复“要是没你,弟弟根本就别想玩上”,再有新物件到,她就兴高采烈地把说明书抢去了。
我的目标,是让她从玩具、面包机、豆浆机一类的说明书,赶紧提升,最好在三两年内把空调电脑什么的都接下来。保持兴趣啊,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