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2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训的困惑

本报记者 郑宇钧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5日   10 版)

    今年年初,教育部、总参谋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强调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要求“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李建海研究员解读说:“这既是对学生军训重要意义的再认识,也是进一步落实军训相关规定的需要。”

    “7个部门联合发文,力度是空前的,针对的也是目前军训在实践中存在的各学校重视程度不一、训练时间和内容缩水等问题。”他说。

    按照相关规定,军训由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两部分组成。北京科技大学武装部副部长曲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份2010年全国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情况抽样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全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德峰也表达了相同的忧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副秘书长坦言,不少学校的军训工作多是为了应付国家法律和上级机关检查,因此,屡屡出现偏训、减训、漏训等问题,长此以往,增强学生国防观念的初衷恐怕很难实现。

    要在军训成果汇报仪式上表演的课目是军训重点

    指导高中学生军训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其中要求:军事训练是高级中学学生的必修内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在这份2003年下发的教学大纲中,规定“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包括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知识讲座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国防法规、共同条令学习,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战伤救护、识图用图,以及军事思想、军事科技等知识讲座。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二十一中、二十二中等学校,接受采访的多位高中生均表示,在高一入学时参加过军训,以“走走队列”、“打打军体拳”为主。

    这些说法与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刘兆武的印象一致,他曾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美育处调研员,负责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20多年。他说,在北京,开展“轻武器射击”、“识图用图”、“战伤救护”等课目的中学并不多,大多数学校的军训内容相对单一,还停留在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列这“老三样”。

    但也有将大纲落实得很不错的。北京八一中学从1992年恢复军训开始就开展了“实弹射击”课目,一直延续至今。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表示,前身是解放军晋察冀军区荣臻学校的八一中学能够开展“实弹射击”课目得益于学校的部队传统,以及多年来与承训单位保持的良好共建关系。

    相对于高中生,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要求更高了。指导高校军训工作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于2007年修订后实施。大纲要求:军事课(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具体课程中,军事理论课教学包括中国国防、国际战略环境、信息化战争等。军事技能训练包括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包括行军、宿营、野外生存)等课目。

    熟悉高校军训工作的刘兆武认为:“高校的军训往往采取现实主义态度,要在军训成果汇报仪式上表演的课目是军训重点。”目前,各高校军训的前半程通常进行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后半程则以要表演的分课目为主,一般选择格斗术、匕首操、刺杀操、军体拳等内容。

    王德峰说,这些课目易于操练,场面浩大,表演效果好,便于向领导们展示军训成效。

    有些大纲上规定的课目很少出现在高校军训中,曲涛参加过多次全国高校军训检查工作,他表示,基本没有高校开展宿营、野外生存这两个课目。

    李建海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大纲规定的课目“过高过全”,以14天的训练时间,很难达到较高标准,这就使得学校和部队协商时,只好舍弃难度大的,选择容易实现的课目来训练。

    缺少教官、没有场地、安全问题都在影响军事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课目在军事训练中难以落实,是因为学生军训在各方面保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北京科技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杨卫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全面展开以来,一方面参训学校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解放军不断裁军整编,一增一减之间,承训部队和参训学生的比例迅速拉大,教官保障就成了问题。

    早年军训刚开始搞试点时,一个教官通常带10~12人,帮训比例低,教学效果好。而现在,据曲涛在西北、东北地区高校的调研情况看,有些高校的教官、学生比已经达到1∶200。

    曲涛认为,场地保障也在困扰学校军训。军训地点一般分三类:校内、军训基地、部队营区。北京现有的10个学生军训基地要面对众多学校,就显得捉襟见肘。而相关人士介绍,总参谋部有规定,学生一般不能到部队营区军训。因此,北京的一些高校出于减少经费开支的目的,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校内军训。

    由于人数众多,装备保障也成了问题。校内军训一般不具备实弹射击条件,但有共建单位的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可以依托共建单位实施。而对于在军训基地训练的高校,条件差异也很大。

    曲涛说,大兴基地设施完善,可以让学生自由操枪,靶场也可以报靶。但其他军训基地为了安全,枪支都被固定在支架上无法移动,也无人报靶。“不知道成绩,这样的射击训练有多大意义?”曲涛反问道。

    除了射击课目事关安全,行军拉练、紧急集合等也会出现“安全问题”。由于拉练途中的机动车难以管制,一些高校将拉练放在校园内进行。有的学校“不敢搞紧急集合”,因为学校曾有女生在紧急集合时摔倒,导致粉碎性骨折。也有的学校取消了“单兵战术动作”课目,理由是它容易造成运动伤。

    修订大纲、严格检查成了不少人的共同呼吁

    在记者采访中,修订大纲、严格检查成了不少人的共同呼吁。李建海研究员认为,现有大纲的课目应该有所删减。他建议,再修订大纲时,应将军训课目分为“必训”和“选训”两类,难以实现的课目可以选训。对于必训课目,需把对应课时落实到位,宜细不宜粗。

    政策制定好了关键还在落实,曲涛曾随检查组到过不少高校考察军训工作,“我们都不敢说是‘检查’,只能说是‘调研’。”他说。

    王德峰副秘书长也参加过不少次检查,他表示,现在的检查流于形式,不乏人情照顾因素,为了克服这种“自己人检查自己人”的弊端,可以进行异地交叉检查,让直接主管部门回避辖区内学校的检查工作。

    而刘兆武则认为,板子不能都打在学校身上,只有将应有的配套措施保障到位,才能让检查和被检查的双方都认真起来抓落实。

    曲涛对高校的军事课进行过深入研究,“军事就是军人的事,而国防才是全民的事。”他说。他认为,现阶段的军训模式不符合高校教育规律,跟高校不接轨,治本之策还在于建立国防教育的学科体系。

    他说,“军训”这个词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容易引起西方误解,其实这类教育在美国叫“国防教育”,欧洲叫“国家安全教育”,我国也应把“学生军训”更名为“国防教育课程”。他还建议:尽快设立国防教育学学科建制,在教育学下增设军事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

分享到:
他们奉献在看不见的云端
“海疆召唤-2012”演练地方医生如何适应海战场
做一名信息化特战尖兵
军训的困惑
二炮党委号召全体官兵向舍己救人英雄沈星学习
“校园砺剑-2012”国防生军体大比武在长春举行
中澳海军舰艇举行海上联合演练
军旅青年学习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