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留守儿童比起来,流动儿童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无疑更有利一些。但大批农村孩子进入城市后,会面临各种问题,在哪里上学,学什么,在哪生活,如何生活得更好。用南都公益基金会的第一届秘书长徐永光的话说,便是“两难”:上学难和融入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开始关注流动儿童,成为最早关注该群体的学者之一。他注意到,当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入人们视野,大批的报道开始涌现。“救救外地民工的孩子, 谁向他们敞开校门” 、“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不容忽视” 、“ 公办学校何时敞开大门” 、“ 民工子弟课桌应该安在哪里” 、“创造条件让流动人口子女上学” 等呼吁声不绝于耳。
如此呼声下,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也随着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地政府也陆续开始出台政策,用公立学校吸收、审批符合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支持公益办学等方式,让进入城市的孩子能够上学。
然而,“上学难”的问题尚且可以通过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得到缓解。“融入难”却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有学者认为,能够在父母身边读书,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被城市主流社会所接纳,更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可以顺利地变成城市新公民。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他们能跨越城乡文化差异,适应大城市、新学校的生活,为未来的人生做好知识上、技能上、心理上的准备,也需要城市主流人群能给他们以平等、尊重,视他们为未来城市新文化的共同创造者,让他们找到认同与归属。
北京蓝天二中校长张大力告诉记者,“城市文明”和“孤岛文化”大相径庭,融合问题想得到解决,必须先改变城里人的观念。作为第一所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公立中学,该校也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成为与大都市相和谐的新北京人。“爱他,帮助他,成就他,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不过,在实际的融合中,却出现很多问题,譬如如何让流动儿童和当地的孩子交上朋友、学业如何跟得上,乃至如何去感受这座城市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