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服务的钱强同学,今年又报名到青海省乌兰县服务。作为两次获得团中央重点资助团队的实践队员,钱强兴奋地说:“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大门,我将俯下身子,在基层一线吃苦出力,经受风雨考验,增长人生阅历!”
钱强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7月7日,钱强从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姚芝楼手中接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的队旗。在去年70余支实践队伍的基础上,今年学校组建了集中营队174支,共有2000余名学生参与,实践地的范围拓展到了全国11个省份,为历年之最。
袁少飞是学校“支教团”成员,也是支教团的负责人。今年暑期,这位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0901班学生与支教团成员一同前往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的水峪贯镇中学支教。他们要教授小学、初中共10个班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这个假期“任务并不轻松”。
学校“支教团”是由35名大学生组成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传承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坚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干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此次每个参加社会实践的团队,还肩负社会调研任务,因此,不是一次简单的实践。”袁少飞说,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这一次,他们带着社会调研的任务来到当地,支教结束,他们将结合当地教育现状,结合国家政策,拓展所学内容,联系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思维创新点。
作为一项实践育人的重要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得益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2011年起,校长张文栋每年都为社会实践活动特批专项经费,今年共有110支队伍得到重点资助。
如今,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由过去的“精英参与”向“全员参与”发展,由“要我实践”向“我要实践”发展,由“招募选拔制”向“项目申报制”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实践中受益,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
今年,学校率先出台了“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和“加强实践育人”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全体学子以“生涯导航”为统领,珍惜宝贵机会,在实践中升华思想,提升素质,全面成长成才。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惠元在与实践队员座谈时说,我们给大学生确定了“生涯导航”教育计划,大一至大四的教育主题分别是“我与大学、我与社会、我与职业、我与未来”,社会实践活动能把这这几项主题教育活动很好地糅合到一起。“没有实践,谈任何教育都是空的”。
太原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社会实践的高校之一,自1982年以来先后组织了近万支社会实践队伍,参与学生30多万人次,足迹遍布三晋大地及全国30多个城市、农村。学校多次被团中央、团山西省委评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先后有四川荥经县志愿服务团等多个团队被授予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几年来,学校共有100多支队伍和300多名个人受到省级表彰。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