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奥运会采访,记者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那就是这届奥运会主办者确实很“抠门儿”。
比如在媒体中心,很多提供信息查询的电脑都需要人工与打印机连接,虽然工作人员会十分热情地帮助有需要打印的记者设定好打印连接程序,但因为多了一道人工工序,记者能不打印的东西往往也就不打印了。媒体中心的电脑边,还贴有这样的标语,“您所需要的比赛信息都可以通过INFO信息系统查询,请减少使用纸质打印”。
本届奥运会不再像北京奥运会那样为记者提供免费的矿泉水和饮料,所有的瓶装水均需购买。为了减少花销,记者只能自备水壶,在各个场馆的媒体中心用饮水机灌水喝。
奥运会的媒体班车基本都是非空调车。前几天伦敦的气温达到30摄氏度上下,搭乘没有空调的大巴很快就让人汗流浃背,这曾引来一些记者的怨言。
依照惯例,奥组委发给记者的媒体包通常都会提供一些日用品,如防晒霜、药品等,北京奥运会甚至提供了笔记本电脑遮阳板和USB接口风扇。但本届奥运会发给记者的媒体包里,除了媒体指南之外,只有一瓶剃须膏。有记者抱怨说,连地图都得自己买。
不过,环保正是本届奥运会的一大理念。
伦敦奥运会提出了“零垃圾”的目标,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运营部门不会给伦敦额外增加固体垃圾。目前,伦敦奥运会98%至99%的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使用非空调巴士的举措也是伦敦奥运会“低碳排放”计划的一部分,在奥运主会场“伦敦碗”周边,旋转的风力发电装置为数百个路灯提供了电源。
新建的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自行车馆竟然没有安装空调系统,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建设投入,也降低了日后运营的成本。使用了高效通风装置后,即使天气炎热,场内也可以保持凉爽。
伦敦奥运会为所有贵宾安排了专车,但一张地铁卡也同时送到贵宾手中。一位中国参会官员告诉记者,一些贵宾在感受到伦敦地铁的方便和快捷后,确实减少了专车的使用率。
本报伦敦7月31日电
特派记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