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专家完成的一项测算结果显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已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8月3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第10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论坛上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监测》报告时透露了上述信息。(《南方日报》8月5日)
0.6274,如此精确的数据,足见指数出品方之“严肃认真”,似乎也不容置辩,不能不信。顺着这个复兴指数看去,2005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依此类推,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指日可待。只是有所不知,这个复兴指数参照的标准为何?
复兴指数重点包括的“五个方面”,细细嚼来,总感觉与综合国力有着太多的重叠,稍有不同的是,复兴指数以所谓的“加权”方式,给这些数据戴上了另一个极富民族感情、吸人眼球的艳丽头套。也许有人认为这样改头换面的指数,可以有效提振国人信心,激发国人的荣誉感自豪感。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些瞩目成就的取得,是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的结果。如果寄望于制造一堆炫目的数据吸人眼球,提振公众信心,这只能说一些人对数据的膜拜,令人瞠目结舌。一个事实不容质疑,那便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脚踏实地,绝非在数据包装上挖空心思。
应该反思的是:复兴指数的概念,到底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科学分析的合理结论,还是铭刻着一个时代对数字迷恋的深深印记?
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