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教师节随笔

传授死的知识 还是分享活的生命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陈嬿如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0日   02 版)

    古往今来的教育理论有一个致命的预设,那就是普遍认为教师获得教师资格之后,就必然在一方面乃至各方面高于学生,扮演“传道”、“解惑”的角色,因此不强调或很少强调教师自己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显然,在当今世界,这种预设已经站不住脚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转型社会和发展中国家正变得像发达国家一样,成为典型的“前喻(pre-figurative)文化”或“前喻社会”。在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年轻人往往比年长者具备更有利的获取最新知识的条件和能力,学生“反哺”师长的情况比比皆是。

    就以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为例。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使得教师20多年寒窗苦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手指尖一点就能获取的信息库前何等相形见绌。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今年还当成新鲜知识讲授的理论,对明年下一届学生而言,已是网络上尽人皆知的“旧闻”。教师如果不与学生展开学习竞赛,并且保持领先,尽可能比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就无法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多只能继续照本宣科。

    其实,真正的教师就是以学习为职业的人。教师生涯是学生生涯的自然延续,只不过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时间有限,但“学习”的境界无限。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教师,即使每周只上两节课,每天有48小时可以备课,仍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准备不充分。这不是陈词滥调所说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是“须有活水源源不断来,才有智慧滔滔不绝去”的原理。教师自己成为真理活水流通的管道,不仅需要全天候的学习,还需要保持清净而清静的心灵。

    教育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传播活动。传播活动的起因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可贵美好的一种动因是分享崇高。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和讲解死的“知识”,而是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心到心,以人格塑造人格。因此,与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就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的成果,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分享”一定是双向、互动的交流,不是单向的灌输。不论自己懂得多少,教师应该尽可能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教育欲、灌输欲、讲授欲、塑造欲、影响欲。其实,苏格拉底早就说过:我不是在传授知识,我只是一个接生婆,把你们自己的思想引发出来。试想,如果教师垄断了课堂话语权,又如何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来?如果教师先入为主地“引导”学生乃至“强制”学生的思想朝某个方向走,形成思维定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又如何能有发挥的空间?如此看来,衡量教师授课质量的指标之一“信息量大”,也应该慎重使用了,除非学生的课堂思考量与信息量绝对成正比。

    如果教师自己阅历丰富,生命丰满,心灵充盈,富于感情,真知、良善和美好自然会以生命能量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在教师有限的言谈举止间流向学生,而且不只是入耳入眼,更是入心,亦即“分享崇高”。在此“教学”过程中,作为影响渠道的教师和作为受影响者的学生,对此过程都不自觉,这才是最好的效果。如果一个教师所有的精神储备就是书本上的“系统”知识,一进课堂就处心积虑地想“教育”学生,并进而培养出学生被动接受的心理期待,那么,教育已然失败。一个学习型、分享型的教师,总是以人格平等的谦卑心态(而非姿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深信自己随时可以“打败”教师,因此而营造出一种师生共同享受于其中的学习氛围(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称之为“学术特区”),并在学习—分享—学习的过程中,让见解砥砺见解,智慧遭遇智慧,思想交锋思想,表达挑战表达,“生命活水长流”。

    雅斯贝尔斯说:“除了真理本身神圣不可侵犯……学术之自由……只有通过共同的教与学的苏格拉底式的关系,来承担自己的义务。”他还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当今世界,真正的“好老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传统的名师那样留给学生“一以贯之”的印象。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时刻处在学习状态的学习型教师必定与日俱进,且根据日新月异的学生的不同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风格。因此,过于“一贯”的教师反而是不进步的教师。如果一个教师40岁时的学生和他30岁时的学生对他的风格与人格有着同样的回忆,教师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每年教师节,当教师的人都应反躬自问:我是传授死的知识呢,还是分享活的生命?

分享到:
当前推进理论创新的三大任务
传授死的知识 还是分享活的生命
“想学”和“真想学”
稳定出口的“出口”在哪儿
俄罗斯政治生态变化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