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颁布“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本科必修课,并明确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
一石惊起千重浪,“创业教育成为必修课”引起了社会热议。笔者认为,当务之急不是空谈“该不该”,而是“怎么办”。这里就谈一个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创业课程师资从何而来?
全国本科高校约为1145所,其中民办为390所,公办为755所,目前真正单独开设创业课程的只占少数,而且多为选修课,覆盖学生只有5%~10%(笔者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就是如此)。那么,即便不要求一步到位,给一两年筹备缓冲期,也意味着要增加10倍或20倍甚至更多的创业师资。这个挑战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可谓空前绝后,我们必须找到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创业必修课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所幸的是,早在2005年8月,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发起,引自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就已在全国实施,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经过7年的发展,培养了4600多名KAB项目讲师,为高校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提供了基本的师资队伍。
不过,仅靠KAB项目培养的师资还难以满足全国本科高校开设创业必修课的需求。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首先,要组织大批有社会责任感、有教育情结并且文化素质较高的企业家成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而且,这样的企业家也大有人在——就这几天,笔者已经接到一些企业家朋友的毛遂自荐,表示非常愿意参与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的文件中也明确倡导、支持这种“专兼职结合”的师资模式。在澳大利亚的高校,也是大量招聘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家长期担任创业兼职教师,这样更便于学生课后直接去这些企业家老师的公司实习考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我国的问题在于:一者,过去这些企业家都是就自己的创业实战经验做一两次报告,现场效果倒是不错,很受同学们的追捧,不过,讲座内容往往比较个性化,甚至有一些偏颇,非常不系统,也很难和这次颁布的教学大纲相吻合;二者,教育部要求的是以专职创业教师为主,而不是让兼职的企业家客座教师当主角。所以,创业必修课还是要立足于高校自己的专职创业师资,否则,就难以统筹安排企业家兼职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备课,并组织协调不同特长的兼职教师分担相应的课程模块。
其次,有人提出,创业课程和经管类课程差别不大,可以让经管类教师转为创业师资。事实上,中国高校的创业师资从无到有,相当一批就是从经管类教师做起的。下一步也主要是动员其中有志于创业教育者加入到创业师资队伍中来。
不过,其难题是:中国高校经管类教师也多是科班出身,虽然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应学科教育,但很少有自己独立创过业的,而且,经管类学科其实是由众多更细化的专业组成,有宏观经济,有财税,有人力资源,有营销,有金融,有统计……即便是MBA专业,其适用领域也是针对成规模的企业。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认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主要是针对大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而创办新企业、小企业,和运营一家大企业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从经管类教师成为合格的创业师资也需要专门的培训和实践历练。
最后,由于一线的比较有经验的创业师资奇缺,已经有部分高校采取了网络视频教学方式。应该说,让最优秀的创业师资课程通过网络视频得以复制、共享是解决合格师资短缺的好办法。但是,同样也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者,视频课程缺乏互动性,缺乏现场感,往往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扬州大学已经开设的创业必修课就是一门网络课程,学校规定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必须登录网站观看6段网络授课视频,但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很少认真上过这门课。有些同学甚至到期末考试时才猛然想起还有“创业课”没上,连忙“猛点”视频来完成作业。
二者,各类网络视频创业课程的主讲老师的课程质量也参差不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还是系统性都难以得到保证,特别是形式上比较单调,很难对学生形成真正的吸引力。
所以,我强烈建议,尽快由教育部牵头,建立专项机构,投入资金和人力,集全国之力,优中选优,从各省遴选出十几位真正优秀的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组成中国创业课程视频教学课题组,做出一个个模块的创业视频课程,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学生观看学习的课堂,同时,也为各高校创业师资的学习培训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模仿样板,可解燃眉之急。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创业导师lujunteacher@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