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汽车业的两个“苦孩子”走到了一起,10年间,他们经历了中国汽车最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苦尽甘来。在日前举办的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北汽集团、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汽车业的励志故事:北京现代,一个在当年广受质疑的合资企业,十年后创下了累计销售收入3930亿元,纳税487亿元,产销超400万辆的纪录。
“北京现代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第一个汽车合资项目。韩国现代汽车非常看重中国这个未来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当时的现代品牌相对较弱,在与国内几大汽车集团接洽后没有什么收获,当时的北京汽车也不甚景气,已连续几年亏损。所以,这个项目在当时并不被社会各界看好,各种质疑、猜测甚嚣尘上,令人担忧。”徐和谊说,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发展汽车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于是将北京现代项目列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一号工程。
就这样,北京汽车人凭着一股不信邪、不服输、敢拼搏的劲头,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开展了工厂的建设。他们充分利用当时老的北汽进行改造,顺利实现了北京现代项目当年谈判、当年签约、当年投产。令人们惊讶的是,北京现代正赶上了中国的轿车进入家庭的大好时机,索纳塔和伊兰特这两个主力车型非常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也引发了北京现代10年间飞速的发展。
徐和谊回忆,北京现代项目一上马就需要上百亿元的资金投入,仅靠当时的北汽集团显然无力承担。北京市政府及时出手,通过重组北京汽车工业相关的优势资源,设立了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统一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出资人,从而搭建起一个融资平台,吸引了首钢集团、金能集团、现代创新等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入股,顺利解决了最为棘手的资金问题。
在徐和谊看来,北京现代从成立之初不被看好,到如今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汽车和韩国现代虽然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但双方对于合资合作都有足够的诚意,能够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因互信互利和沟通融合来实现合资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发展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在合资企业遇到困难时,双方也能互相协作,共渡难关。
“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之间可以比喻成夫妻俩。”北京现代总经理白孝钦说,“在我们独特合资结构当中,一方面韩国现代全球的核心力量基本上都注入到北京现代中,另一方面北汽集团也把大量心血注入到北京现代来,等于是双方相互补充。”
白孝钦认为,在中韩合资企业中,北京现代是一个典范,这种典范的基础是双方之间的团结,两个国家也好,两个企业也好,两个人之间也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有了扎实的合作基础,接下来就是产品和市场战略了。徐和谊说,北京现代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制造体系、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体系,以及完全达到韩国现代质量和技术标准的共商体系,形成管理扁平化、生产精益化、质量全球化的精益运营管理模式。特别是制定了以优异性价比取胜的经营策略,通过技术、性能、品质、价格和服务的综合优势,使产品在市场上保持了极大的竞争力。
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表示,从2010年至今,北京现代将外延式增长转化为内涵式增长,实现了消费升级、品牌提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此阶段,北京现代主要推行D+S策略,将以中小型车为主的产品布局逐渐向以第八代索纳塔、ix35等高级车为中心的产品布局转型。他解释,D是指中高端品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B级车,S即SUV。D+S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近几年的策略和新车战略也基本成功。目前,北京现代已经完成了2016年之前的产品规划,也明确指出了2020年的整体规划。
在北京现代技术中心的支持下,自主品牌首望的诞生不负众望,而一系列本地化车型的开发,也凸显了北京现代对市场趋势的有效把控。李峰说:“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围绕中国市场进行全球首发车型的开发,即以中国市场为标杆的全球第三市场的开发。目前这个项目做得很成功,我们也将陆续投放围绕中国市场定制开发的车型。”
李峰表示,军队式的管理,切实提升了北京现代的品质管理水平。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提出一个口号:现代之路、品质之道。集团会长郑梦九每个月都亲自召开质量会议,哪家供应商有问题都会亲自去研究数值,然后立即解决,北京现代也是这种制度。
据介绍,未来10年,随着第三工厂的投产,北京现代已建立起百万辆级的产销体系。预计到2017年,北京现代成立15周年之际,公司将实现累计产销突破1000万辆,累计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
“我们将继续贯彻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车型的经营策略,坚持质量至上,用良心造车。”徐和谊说。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