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郑州市南三环与大学路交叉口西南角,安徽省宿州第一马戏团的6辆大车停在一片空地上,他们打点行装准备搬走。
马戏团在这儿演了7天。团里有30个成员,其中十来个是孩子。
刚过中午,领班老尹就下厨做饭。他说,吃了这顿烩菜,就得离开郑州了。本打算演上半年,不巧赶上整顿,“执法人员嫌我们有损城市形象”。
马戏团到过不少地方,湖南、江西、内蒙古、新疆……老虎、狮子等表演必须有相关手续,但手续不好办,每到一个地方,都得先打点。
用有江湖气的老祝的话说,“黑白两道”哪个没打点,这就演不成。
就这样,许多孩子“在路上”出生,在马戏团长大,比如5岁的果冻。
团里有人说,自己活了39岁,在马戏团里已待了40年,就这么一直“在路上”。
在不少人眼里,马戏团的演出有点“上不得台面”——狮子、老虎味道刺鼻,演出时噪音很大,一群人挤在破烂的窝棚里……
但因为新奇,拥挤闷热的大棚子却是不少看演出的孩子的乐园。
虽然辛苦,老祝还是觉得“比打工强一些”。在老家,沾了马戏的光,无疑是找了个好饭碗。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种流浪的感觉并不好。
安徽宿州埇桥马戏久负盛名,在清朝末年已有相当规模,人称“宁走三江口,不过蒿桃柳”,蒿、桃、柳几个乡一度成为江湖艺人的演艺“禁区”。
老尹也曾想过,找个杂技场地扎下来干。但因为狮子、老虎没地方放,再加上场馆租用费用高,终究作罢。
作为领班,老尹想的要比大家多些。但打百年前起,祖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这碗饭注定了“走四方是一种生活常态”。
一天,年轻的驯兽师杨帅演出结束后,匆匆找老板要了200元赶到医院。他老婆即将生产,又有一个孩子要“在路上”出生了。 图文/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