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世说心旅

晋永权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4日   12 版)

    北垞南岗总是家,儿童随逐任欢哗。

    乡野小山包上,嬉戏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快乐无忌。闰月四日,石湖众芳烂漫,南宋诗人范成大驻足观看眼前的一幕。

    古人对自然万物,有着不同于今人的细密观察与体悟,那一诗、一词、一字往往都包含着唤起人无尽遐想的万千意象。这一切,却非今日疾步快行,舟船劳顿可得,而是蕴含在漫步缓行,跋山涉水之中。纵是这“跋”,古人踏草而行,手足并用翻山越岭,今人使用没有古意。

    这慢来的一切,让人神往。

    有这样的景致,花草芳香浓郁、茂盛,且不被外人知晓,隐蔽于万千世界之中。比东晋陶渊明笔下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还要纯粹,全然没有人世间的纠葛怨怼。

    古汉语中,一个“薆”(ài)字便表达了这一幽僻、惠及众生的美景。行者至此,物我两忘,还有什么更能让人流连的呢!但,这是那种无名的景象,质朴中透着优雅,可以亲近,更多的时候存在于行者身旁,观者心中,全然不同于所谓帝乡——虚无缥缈、不可亲近的天宫仙乡。陶潜自道“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心中向往的不就是这“薆”吗?

    古人对光线与颜色的观察与表述,同样入微、精当。没有淡泊的心境,用心的感受,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创造者,还是使用人,应该都一样。而现代汉语书写者面对同一景象时,时常大而化之或词不达意。今天的普通旅行者,如果知晓古人的表述,面对那些景象时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吧。

    西晋辞赋家木华著名的《海赋》篇中,有“气似天霄,叆叆云布”一语,大海上空云盛且昏暗,这“叆”(ài)字,即为云,又为光,并专指那种昏暗的光。另一个描写光线的字“晻”,读(àn)音时,指的就是“暗”意,阴阳未调,三光晻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读作(yǎn)时,则专指白日里太阳无光。古人这样细节化表述,岂是假现代科学之名可以忽视,甚至污损的。而状写深黑色,则有“黯”(àn)字,玄云黯以凝结,讲的就是天空那深黑色的云即将凝结成雨,暴雨快要来临了;同样表述黑色,这黯字延伸开来,描述个体命运,痛切无比,形神兼备:黯然销魂者,脸色发黑,悲伤忧愁,极度沮丧。另一个有关光线的“闇”(àn)字,则在自然风物与政事风云间跨界:日月闇昧,意指自然界昏暗无光,天地混沌;而述及政事,则事关古今政治学的永恒议题,如《商君书·说民》中“治明则同,治闇则异”一语,即为政治清明,上下同心;而政治昏暗,则上下离心离德。

    有些情形,生活在浮躁之气弥漫年代的人是难以体悟的。李贺《溪晚凉》中“轻涟不语”,道出这位体弱多病诗人沉寂、苦闷的心绪。仅凭这一细腻的感触,今天的旅行者能有多少人可与这27岁英年早逝的“诗鬼”对话呢?至于《素问》中所描述的“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景象,恐怕只有那些在西北旷野,黄昏到来时孤独前行的人才能从心底里感受得到,一般人定然没有感叹这天地苍茫的福分。

    方位感的确立,也就是我在何处的追问,也只有在慢行省思中才能体察。而传统的断裂,定会造成价值,甚至心灵的迷失。

    那些作古的表示方位的专有名词,颇有意味。一间坐北朝南的屋子,古人称屋子里的西南角为“奥”,东南角为“窔”,而堂前东边的台阶则称为“阼”。如果房屋无奥无阼,那礼仪规制就乱了。这台阶可大有讲究,那是古时迎接宾客的地方。今天那些国事活动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迎接宾客,多少还是遵从古制的。不知宾主或看客有多少人在意这一点。

    有位朋友,在大学里当老师,感慨于远行的学子们与父母亲近少了,甚至在放假期间也忙于四处旅行,为了反映这一状况,她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叫做“我父母居住的地方”,要求暑假期间完成,拍照与写文不可偏废,意在让学生们多了解父母的生活,并与父母多些交流。

    我父母居住的地方!这个题目,同样触动了我,随即想到“庭闱”这一古雅的称谓。西晋文学家、文献学家束皙于其志在补《诗经》之缺的《补亡诗》中,有“眷恋庭闱,心不遑安”这样的句子,“庭闱”一词,就是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关于这句话的意味,十来年前做一相关专题时,曾与朋友们有过交流,其中一位不愿停留在这字面意思上,而是直接作了延伸,他的说法颇为通俗,至今难忘,那就是“在家靠娘,出门靠墙”。而另一位文绉绉地说出什么“心安之处即故乡”时,却遭到了一干人的嘲笑。

分享到:
加州的丹麦小镇——索尔文
现代遗产是面对历史的一种态度
苏格兰高地 如广东早茶般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