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8小时上班时间,没有谁能保证不掺入丝毫职场之外的生活议题。这些私人生活,通常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成为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润滑剂。在彼此的倾诉中,支持、信任和情感的浓度与日俱增,也正是规章制度之外这些微妙的关系,才是团队合作、互相帮衬的最有效的纽带。但另一方面,滋生于生活的某些“缺点”原本无伤大雅,而一旦被投射到职场环境中,其杀伤力无形中就会被放大N倍。
尽管西服套装以最明确的方式告诉我们,职场和家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但人们状态的切换远没有换一身衣服那么简单。
办公室里那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家伙,很可能被快递来的淘宝款围巾分分钟破坏掉气场,而一向优雅温婉的女同事,也没准因为在电话里对装修工人的一通儿咆哮,瞬间暴露了不为人知的彪悍的一面。
一个人的职业状态和生活状态,不是遥控器上的频道1和频道2按键,也无法像白天和黑夜那样自然交替。如果要比喻的话,我更愿意把职场看作一个可以任由我们纵横捭阖的舞台,而私人生活则是布景、灯光和配乐——配合好了,相得益彰;协调不当,则很可能是里里外外一团糟。
失去界限的话题要及时喊停
茶水间是新妈妈们的根据地。
话题从疫苗到奶粉,再到育儿嫂和产后恢复,她们兴致高昂地展示自家孩子的照片,热烈地分享着童言无忌的种种笑话。“孩子”这个共同话题让写字楼里原本略显生疏的女同事之间顿时有了连结,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度与日俱增。
如果事态止步于此,对这些刚刚步入人生新阶段的职场女性来说,无疑会在职场关系中获得加分。就像同一批进入公司的伙伴,或者老乡、校友,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莫名的亲切感,降低同事间合作的磨合成本。
不幸的是,一些年轻的妈妈没办法及时喊停。她们沉浸在自己新角色的无限喜悦中,并时刻准备着把这份喜悦传递给同事、上司、客户和每一个见到的人。
很多人或许都遭遇过类似的尴尬。见到休完产假刚上班的女同事,礼貌性地随口问了句“孩子还好吧”,对方便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拉着你说个没完。其实你问那句话的目的和说“今天太冷了”一样,只是想打个招呼,但碰到执拗的新妈妈,她们真的会掏出手机,把小毛头的照片一张张翻给你看,等着你说些“太可爱了”之类的客套话。还有在同事聚餐的饭桌上,如果有人率先念起“妈妈经”,可以肯定的是,在场的无孩儿女青年和所有男士将度过一个漫长而又无聊的夜晚。
至此,这些失去界限感的新妈妈彻底破坏了自己的职场形象。私人生活无节制地入侵职场,不仅会让人心生反感,更严重的是,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曾经那个干脆利落的职业女性,如今变成了碎碎念的“孩儿妈”——随之而来的印象则很可能是琐碎、拖沓、心不在焉。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数码控”身上。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狂热追随者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办公室里谁又置办了什么新装备,然后迅速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像专业测评人员那样,优点缺点分析个不停。他们热切地展示自己新入手的最新款手机,趁着午休时间举着几万元的数码单反在楼下小花园一通乱拍,再把照片导入新购置的豪华笔记本里,千辛万苦地带到办公室秀给大家看。他们无休止地给同事洗脑,却反遭疏远式清洗——远远地听到几个同事在议论某人的新款电子书,刚打算凑过去发言,那边的围观就匆匆结束了。
8小时上班时间,没有谁能保证不掺入丝毫职场之外的生活议题。从婆婆到小时工,从旅游目的地到明年假期安排,从宠物猫的零食到邻居家的夫妻争执,这些私人生活,通常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成为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润滑剂。在彼此的倾诉中,支持、信任和情感的浓度与日俱增,而正是规章制度之外这些微妙的关系,才是团队合作、互相帮衬的最有效的纽带。
倾听并关注办公室里每个人的生活片段,意味着你有机会以最无害的方式和同事们迅速打成一片,成为最讨喜的“周到先生”或“乖巧小姐”。但千万要适度,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
比如有一种“话题女王”,她们通常很热心,说起衣食住行也头头是道,是典型的“百事通”。只是,她们总喜欢成为主导,扮演办公室里的焦点人物。不管别人说起冬季护肤还是孩子上学,她们一定有不同意见,然后再话锋一转扯到自己身上,上演“持久战”。
惹人厌烦之处也正在于此。因为一个永远只关心自己的人,是无法与别人长期和睦相处的。 或许她在胜任工作上没什么大问题,但笃定已经或即将成为办公室里不受欢迎的那一个了。
被职场放大的个性标签
私人生活在办公室的影响力,有时候并不局限于话题本身。很可能因为你在处理家事时的行为和态度,被同事们贴上某种概念化的标签。
上下班由男友接送的小美女,很容易被解读为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每逢加班必向老妈请假报备的“妈宝男”,大多数缺乏主见;全权负责家庭装修各项事宜的女上司,多半强势到令人发怵;三天两头丢钱包掉手机的小迷糊,工作起来也一定让同伴提心吊胆。
没错吧,生活场景中的小细节,就这样映射在了办公室里,成为你职业状态的底色。哪怕是误解,也无从辩驳,无力摆脱。
谁都会说“对事不对人”,但更多时候,我们又都忍不住把别人处理某件事的方式,归纳、提炼、总结,上升为个性特点和个人品质。而生活中的这些“缺点”一旦被投射到职场环境中,其杀伤力无形中就会被放大N倍。
某朋友有个习惯,面对指责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解释——本来我是想按计划办的,没想到突然发生了意外,我就只能这么做,我也没办法,换了你也一样,所以不能怪我……她不停地摆事实讲道理,甚至不辞劳苦地找来人证物证,只为澄清别人一句哪怕是出于无意的指责。
这样的“缺点”在生活中无伤大雅,但在职场上很容易被翻译成逃避责任——无疑,这是职场大忌。在工作中,谁都难免犯错,主动承担责任,找到原因及时修正,并且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是正常的处理方式。但如果遇到一个逃避责任的人,习惯性地把过失推给别人和外在环境,甚至没有面对失误的勇气,不仅谈不上积累经验,就连合作也难以继续下去。
那个被我们戏称为“解释系”毕业的朋友,尽管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自己的职业经历中,有哪次真的推脱过责任、抱怨过同事,但实际情况是,每次项目分组时她永远是被挑剩下的那一个。
微博的普及给了同事们进一步了解你私人生活的机会,也帮助他们在内心里不断积累素材,以便更精准地分析出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人始终在转发,态度暧昧从不作评价;有人针砭时弊,看到什么总喜欢骂上几句;有人风花雪月,永远摆出一副文艺范儿;有人家长里短,絮絮叨叨中五味杂陈。如果你留意一下同事们的微博,大抵能发现他们工作之外的另一面,从而印证或者动摇此前你对他们的认识。
比如几个月前,有人因生活琐事在微博上大张旗鼓地跟某机构叫板:先是发帖痛诉自己的悲惨遭遇,然后不厌其烦地@给能想到的每一个人,进而一一私信落实:帮我转发一下,谢谢了。那些出于人情被迫转发的同事,私底下则纷纷叫苦:她跟人家打架,干吗拽上我们?这种死磕的架势要是搬到职场上,恐怕没人能吃得消啊。
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在那场蚂蚁撼大树的较量中,她胜了。但在同事心目中,她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此人得理不饶人且能量巨大,敬而远之。
当然,生活琐事也能把你的闪光点折射到职场上,比如宽容、乐观、细致、合作、有主见同时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等。或许在你无意间讲述自己的一次旅游或地铁见闻时,这些特质已经被同事们捕捉到了。
人际距离最考验情商
同学小Q是某500强外企的白领,她的同事们怎么也无法想到,这个平日里精明能干的姑娘,下班之后是个活在二次元里的萌妹子。
小Q的方法是,在办公室里从不谈论动漫的话题,微博好友也剔除一切和工作有关的人,只向家人、朋友、同学开放。在微博里,她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生活——周末漫展、郊外cosplay,以及只有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人才看得懂的语言——却从不用担心被同事看到自己这么不靠谱的一面。
对大多数人来说,把工作和私人生活像这样截然分开还是有难度的,更现实的处理方式是恰当协调二者的关系,妥善把握人际交往的界限,让职场中的私人议题尽可能发挥正向的作用。
第一,要避免成为中心人物。办公室私生活话题交流的最理想状态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但又都懂得适可而止。如果谁非要在这时候出风头,成为焦点人物,那么在赢得注意力的同时,危机也会一起降临。一旦成为工作之余同事间的主要八卦对象,你不仅私人生活的空间被挤压、侵占,更重要的是,即便工作成绩再出色,也很少会有人关注到你的努力。除非,你真的有一个强大的心脏。
第二,要注意话题的交流尺度。在办公室这一特定场景下,私人话题的尺度是需要严格限制的——它只是工作之余调节气氛的茶点,切忌无限度展开,把同事当成私生活垃圾桶或者拉住别人刨根问底都是一种冒犯。就像有同事年假归来,兴高采烈地分享旅途故事,如果这时你跳出来愣头愣脑地问一句“跟谁去的”或者“花了多少钱”,都很可能是立刻谋杀话题的失当行为。
第三,要保持同事间相处的距离。人际距离最考验情商,远了难免生疏,但走到多近才合适,则要看彼此的气场能否契合。和同事这种带有限定身份的人相处,亲密无间是需要警惕的。私人关系再好,也改变不了你们在职场上共事的身份,这二者之间可以有交集,也绝对有各自独立的部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尊重职场规则。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要相信所有的“不允许”都是无数先人趟出来的惨痛教训,是工作流程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如果公司明文规定不许员工之间谈恋爱,或者禁止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闲聊八卦话题,就算你不理解,也务必尊重并且严格执行。在这种无需创造力的问题上,沿着别人走过来的路前行,总比自己深一脚浅一脚更有安全保障。
方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