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实习生金艳璐)今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传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和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散文选刊》副主编乔叶一起做客中青在线第53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系列访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如今已成为北京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一组词汇,这浓缩且精炼的“北京精神”正是许传玺所带领的团队研究总结的。“之所以要提炼北京精神,就是为了要使北京这座城市建设自己的城市品格,它要能够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和引导人心。”许传玺说,“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有接近300万名网友和报纸读者直接参与投票。”
许传玺,北京大学高材生、美国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的双料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的创建者和首任院长,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从哈佛毕业后,许传玺进入美国宝维斯国际律师事务所纽约总部,年薪200万。但不久,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到中国政法大学筹建中美法学院,年薪变为6万元。“我不后悔,因为我是选择为自己的国家工作,哪怕是再普通的岗位,我都觉得非常有价值。”许传玺说。
“明年房价会不会上涨?”李雪松是这样回答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所以我们希望2013年房价能够保持稳定或者基本稳定,不要出现房价过快反弹这样的情况。”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执行负责人、《中国经济蓝皮书》副主编,李雪松总在各个场合回答着不同的经济问题。
本科硕士都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李雪松,在考博时果断选择经济学专业,并最终考取北方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攻读完博士学位后,他继续申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数理经济方法研究。“学习关键就是要持续,不能怕晚。”李雪松说。
1993年,乔叶的第一篇稿子《别同情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回首这段记忆,她这样说道,“《中国青年报》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肯定,后来又在贵报上发表了十几篇文章,被评为优秀撰稿人,参加优秀文学笔会,感谢《中国青年报》给我这个很有价值的转折点。”
15岁时,乔叶的父亲突然离世,给了她很大打击,年级尚小的她不得不开始学会面对现实。师范学校毕业后,乔叶被分配到乡村学校教书,但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她不满足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于是她开始不停写文章,并积极投稿。
“兴趣是第一老师,关键在于观察生活。”乔叶这样评价自己的写作之路。1996年,乔叶加入河南省作协;2001年,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她的中篇小说《打火机》获得第十二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