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奥巴马在连任后的首次出访中就访问了缅甸。这是历史上美国总统对缅甸的首次访问,标志着华盛顿与这个长期被孤立国家之间的关系迅速解冻。
在此前后,美缅双方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交流互动,在建立军事新关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香格里拉防务论坛上说,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他将与缅甸官员讨论建立安全关系。10月,包括数名高级文职官员和军方官员在内的美国政府代表团对缅甸进行了访问,双方就重启培训项目和两国军方交流的可能性举行了会谈。
美国还拟邀请缅甸参加2013年的“金色眼镜蛇”联合军事演习。目前,五角大楼正准备同缅甸建立“最初步”的军事关系,即美国为缅甸军人提供人道援助、军事技术和国防改革方面的“非致命性”的培训。
历史上,缅甸军队一度与美国军方联系密切。1980年至1988年,有250多名缅甸军官参加了美国资助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计划。1988年在政局动荡数月后,缅甸军方接管政权,美国自此中断与缅甸的军事关系。20多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的、一贯的主张,都是从根本上反对缅甸军政府的执政。
近年来美缅关系的突然转向,有着深刻的战略背景。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将注意力重新转向亚太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洲”,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而缅甸扼守南亚和东南亚的战略要冲,在此背景下,美国频频向缅甸军方抛出橄榄枝,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
一是强化与东盟的关系。美缅的敌对状态,不利于美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深化。美国将改善与缅甸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开展两国军事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试图在东南亚构建更多的战略“支点”。
二是影响缅甸政局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缅甸军方仍对本国局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美缅双方的军事合作关系,有利于美国影响缅甸军方,借以影响缅甸政局发展。
三是制衡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缅甸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美国通过与缅甸建立军事合作关系,扩大在缅甸的影响力,有着制衡中国在该地区力量、削弱中国对缅甸影响的战略意图。
而对缅甸而言,无论是国内改革开放,还是向外扩展国际空间,都需要结束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近年来,缅甸致力于推进政府转型、政治改革以及民主进程,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2011年3月吴登盛担任缅甸总统后,进一步加强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与美国建立包括军事合作在内的两国关系,既有利于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又有助于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战略回旋余地。
实际上,缅甸在与美国关系的改善中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总署将在今后两年向缅甸提供1.7亿美元的援助。缅甸能够获任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也与美国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但美缅军事合作深受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制约,其中仍存在若干不确定性。美国提出,有关两国军方关系正常化的进展必须以人权状况的改善为前提。西方国家认为,缅甸武装部队长期镇压边境地区的民族组织,许多退役和现役的缅甸军官仍在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上。另外,双方军事合作在诸多问题上缺乏透明度,未来这种合作将以何种方式进行、最终将持续多久,还不甚明朗。
由于地缘关系,缅甸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定密切相关,与我进入印度洋的贸易通道密切相关,美缅关系改善背景下的双方军事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对中缅关系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并在某种意义上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美国在中国周边扩大军事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家安全的压力。而缅甸主动寻求与美国军事合作,也折射出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仍然存在。
但更要看到,中国是缅甸的重要邻国,目前已跃升为缅甸最大投资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缅双方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共同点。在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的综合作用下,由历史文化、地缘政治、经贸联系、胞波情谊所构成的中缅传统友邻关系,被外力剧烈撼动的可能性不大。
包括缅甸在内的周边国家是中国的主要战略依托。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加灵活主动地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走出去的同时充分尊重他国的意愿及权益,努力实现互利双赢。同时,也应该对未来十年战略机遇期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只有未雨绸缪,对各类复杂情况预有方案、预先准备,才能确保在有事之际从容应对,并有效规避可能的风险与损失。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