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插班生”上班第一天,面对的是四周陌生的面孔和充满疑问的眼神。根据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第一时间愿意来支援你的不会超过两成,因为大家都在观望”。对跳槽到新环境的“插班生”来说,入职后的最初90天是最重要的,工作不满1年离职的人中,50%以上是在最初的90天离开的。
新人的定位是生存,而不是一鸣惊人。进入新的职场环境之初,我们要把自己的锋芒都隐藏起来,先去了解环境规则。这方面李晓、马克做得都非常好。他们努力去了解、适应新环境的规则与潜规则,从一个“异类”慢慢地转化为“同类”,再在同类里出类拔萃。
许多人受“新官上任三把火”观念的影响,到新单位就想马上让人刮目相看,专门找新公司的问题,这样很容易招致单位老人的反感。尤其是从国企、外企跳到私企的人,容易在企业文化上产生优越感,以为自己是管理方面的“正规军”,进入新公司觉得到处都是问题。实际上,这可能只是自己的不适应罢了。
要记住,无论具备什么资历,“插班生”不具备挑剔、评价、质疑或改变规则的资格,只能主动适应,多找机会少挑毛病。
跳槽到新的公司里,无论如何都会与这个环境里原来的人产生一些资源和利益上的竞争。这时,不妨把和你有竞争关系的所有人都当成自己的“上司”,因为他们很可能决定你在新环境里的命运。像李晓一样,先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周围的竞争者留下一个安全、可信的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好学、反省,去了解自己以往的哪些技能可以迁移过来,然后在恰当的时机把这些技能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自己在别人心目中从“无名”到“有名”的转换。
进入新环境之前,我们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潜伏期。利用这个时间,可以在周围人对你期望不高的情况下,自由地尝试各种可能性,从而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状态。比如李晓,她不动声色地默默记下每一个同事的名字,利用一切机会熟悉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补习各种专业知识,同样是这样一种积累。
对任何人来说,在一个全新的团队面前建立起信任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个新来的人,没有和他们共同打拼过,对他们的具体工作也不了解。所以他们会想,你能带来些什么东西使公司做得更好呢?
建立信任,取得支持,需要通过工作表现,而不是单纯地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建立良好的沟通,不等于你要卷入“办公室政治”的是非,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卷入人际是非就是步入“雷区”,生存几率大为降低。
积累到一定程度,接下来就需要抓住机会,有所展示。很多时候,机会不是一直空在那里等你,或者因为你的出现才有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你,这个机会有可能落到别人头上。这就意味着你在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优势。李晓很好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她积极融入团队,利用自己的积累和人脉资源摆平了许多难题。如果她没能在几个关键事件中有出色表现,很可能就要出局了。事实上,许多空降高管都是因为没能抓住这样的关键事件,没能很好地“露一手”而无法在新环境里立足。
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之后,大家都会了解你有什么价值,而且认可这样的价值,然后你就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这时你已经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资源空间,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机会。就像职场位置稳固之后的李晓和被肖师傅看重的马克,相信他们接下来的发展会非常顺利。
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