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随意翻读

《蛋壳里的北京人》庄重地写一座城

本报记者 张黎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26日   10 版)

    朱启钤在1915年拆下了千年北京城墙的第一块砖,标志着北京旧城改造的肇始。图为1957年,他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辛亥革命后,北京城的一些皇家园林陆续开放。图为1924年冬天的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里有人在滑冰。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北京。它既是地理的、空间的,又是历史的、人文的。对于在北京生活了30年的王春元而言,要描绘他心目中的北京,古建筑是一个切入点。

    最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王春元著《蛋壳里的北京人》,创作历时4年。其间,王春元既“钻了故纸堆,也坐了冷板凳”,终于在2013年伊始将它完成。《蛋壳里的北京人》通过“北京古建筑的前世今生”这一线索,追索着“一个人与一座城的精神联系”。

    书中解读了北京城的前世今生:谁动了北京城的第一块砖?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和清西陵等“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和一个叫“样式雷”的家族联系在一起?“梁陈方案”里究竟隐含着怎样的理念交锋?中国营造学社是如何在历史中如何自处?

    王春元此前曾出版《忏悔无门》、《转身》、《老实赢天下》等作品,《蛋壳里的北京人》被认为是他“用心最足、用力最猛、最为庄重”的一部作品。他认为,北京城和很多世界名城的“身世”不同。世界上的大都市多半由小村落、小集镇、小城堡演化而来,唯有北京城,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大城——从辽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从明皇城、紫禁城到故宫,都是如此。正如林语堂说:“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像北京一样近于思想,注意自然、文化和生活方法。”

    北京城尤其反映着中国的近现代史——政权的动荡、制度的变迁、文化的更替。在《蛋壳里的北京人》中,王春元采访了兴隆木场、样式雷等的后人,与罗哲文、林洙、舒乙等人面对面交流,从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王世襄、中国营造学社等那里,找到北京城与北京人的精神气脉关联。那些本来只存在于文字和图片的往事突然活起来了。

    “这是一群与北京及其旧日时光血脉相连的人”,他说:“他们要么年事已高、深居简出,要么事务繁忙、难以约见。或者,他们对过往家族史讳莫如深、不愿提起。”采访之前的案头准备和公关外联是王春元最重要的工作。他要“一笔一画地写,老老实实地写”,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北京城。

    城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一座城的命运就是一群人的命运,就是一个王朝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命运。因此,王春元留存了这么一个关于城的脆而硬的“蛋壳”,内里却包裹着无尽的生命的可能。

    经过4年的写作,《蛋壳里的北京人》中提及的人,有的已故去,有的已离开了这座城。如果没有这本书,他们关于这座城的记忆或被永远封存。

本报记者 张黎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2月26日 10 版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你别不知道
疼痛与忧思
《帝国的兴衰》:以国家理论观照帝国命运
《蛋壳里的北京人》庄重地写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