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不如预期,但就业形势相对乐观,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在日本关西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的孙仁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日本各界对刺激就业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日本人工作尽责、喜欢加班也是经济快速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发现,日本人的工资跟他们的工龄挂钩,工龄越长福利越好、工资越高。所以如果想在日本工作赚钱,就得沉下心踏踏实实慢慢做。
中国青年报:这两年,日本的就业形势如何?
孙仁东:从日本总务省2013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份日本失业率为4.2%,完全失业人数为273万人。我感觉身边的人都相对乐观。去年日本春季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达93.6%,我所在的关西大学,去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相较于之前的4年,已明显走出低迷状态。
中国青年报:当经济下行时,日本政府一般会采取什么措施刺激就业?
孙仁东:去年安倍晋三就任首相后,积极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目的就是刺激经济,提高就业水平与人民收入,进而彻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之一就是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翻修学校、道路等公共设施,从而增加工作岗位,刺激就业。
各地政府也会采取一些本地化的促进就业政策。例如京都市专门开辟出一个会场,给京都十几家商社进行人才招聘。这样不仅满足了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会解决本市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双方合作的就业模式,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就业成功的几率会提升很多。
中国青年报:日本政府与高校对于促进学生就业有什么样的举措?
孙仁东:日本有很多对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例如,文部科学省的就业援助,主要职能是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对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进行调查、收集和分析。厚生劳动省的就业援助,主要是对应届毕业生和未就职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分工挺明确的。
我们学校就设立了就职课和职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就职活动的说明和就职讨论会。学校还会定期发布一些有关招聘就业的杂志。还有一个资源就是人脉,一般自己专业的教授都有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就业期间多跟教授沟通,表达自己的意向,就很有可能得到教授的推荐,去他以前学生的公司工作。
中国青年报:日本人的就业态度是怎样的?
孙仁东: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很少跳槽,一般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虽然现在日本已经打破终身雇用制,但是换汤不换药。因此,在他们最开始选择公司时,会十分谨慎,因为进入了就是一辈子。从大学三年级后半年开始,就会有相关就业指导。到大学四年级,基本一年时间都在找工作。
日本人的工资跟他们的工龄挂钩,工龄越长福利越好、工资越高。无论你的能力多出众,也得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往上升。如果你跳槽去别的公司,对不起,工资就得从最低工资开始算起。所以如果想在日本工作赚钱,就得沉下心踏踏实实慢慢做。日本人进入公司后,会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公司中。他们都会把工作当作第一,家庭当作第二,因为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家庭。
日本公司对正式员工要求很高,一般家庭主妇以及低学历的人都只能打短工,按小时计算报酬。
中国青年报:在日本打工时,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孙仁东:与日本人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尽责。日本人还喜欢加班。日本经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振兴,与日本人的尽责和加班精神是分不开的。在日本,早上5点出门,晚上11点回家非常正常,基本都成为了当地人的习惯。他们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上司如果不走,下属基本上不会走的。很多日本人六七十岁还在工作。尤其是日本女性,白天要照顾全家人,晚上还要出来打工赚钱,但还是兢兢业业的,有时令我们这些年轻的留学生都自愧不如。
本报记者 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