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是最牵动百姓神经的一项改革。医生在医改中扮演的角色,对医改能否顺利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月1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杨金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新浪网联合访谈时表示,如何完善包括医生队伍建设在内的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医改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年来,新一轮医改做了许多努力。“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能亲身体会到医改的过程和成效,我们是医改的推进者,也是医改制度的执行者。”杨金生说。他用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最重大的成效:覆盖的人群由小到大,几乎全覆盖,筹资的水平由少到多,报销的比例由低逐渐增高,医保的组织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在杨金生看来,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大方面的问题——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解决这两个问题,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如何壮大医疗服务队伍,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并留住他们,成为杨金生极为关注的问题。
杨金生介绍,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例,每年培养的研究生很多都选择出国。“除了没有编制外,待遇差是很重要的原因。”杨金生说,光他在针灸所任副所长期间,就有几十位同事先后出国不归。“以我自己来说,到美国为一个病人针灸收费200美元,在国内,针灸费每个人才4元,就算加上电针、理疗等等,也才二三十元。”
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有多难?杨金生有切身体会。现在好一点的单位,用人一般要有研究生学历,毕业后还得在医院接受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3年,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了才能正式成为医生。“而就算正式成为医生,在我们医院月收入也就4000多元,很难在北京生活下去。”杨金生说。
现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在源头上形势就不容乐观,杨金生说,现在很多优秀的高中生在报考大学时会“知难而退”,不选医学专业,“别的专业上4年,医学得上五六年”,导致评职称也比其他专业晚。
“学制比别人长,学习压力大,将来就业空间还不是很宽阔,怎么能壮大优秀医疗服务人才队伍?”杨金生对此深感忧虑。
待遇不高,但中国医生操心的事情还特别多。杨金生说,医生给病人看病时,脑子里还得想着这几个问题——病人是不是外地的,有没有转诊手续;如果是本地病人还得问是什么医保类型的,开药时哪些药医保能报、哪种药医保不能报;还得考虑所得的病症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最后才考虑科学治病和用药。
“事实上,医生就应该只管看病,根据病情客观用药。能否报销,不是医生应该考虑的,而是保障部门该想办法统筹去解决。”杨金生认为,更何况,一个医生可能一天接诊几十个病人,挂不上号全家着急,看病时间短患者抱怨,本来每个病人的时间就短,还要考虑这个考虑那个,使诊病时间更短。“医生最终的待遇,根本体现不出医生的劳动价值。”
而且,医生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本来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比如说,现在的诊疗都讲究证据,这一方面避免了误诊,但另外一方面,有些患者就会质疑——为什么看个病还要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有时候甚至需要重复检查,花费不菲。”杨金生说,这是因为当前全国的医保体系没有联网,患者此前在哪些医院是如何诊断的、做了哪些检查,医院之间信息没有共享,从而导致重复医疗。
患者往往将这些本来应该由医疗保障体系承担的问题,直接归咎于医生。近两年,医生作为受害者的医患关系恶化的极端案例时有发生,在杨金生看来,有些时候医生处境“艰难”。
对国外医保体制,杨金生比较熟悉。他举例说,10年前,他去加拿大参观学习医保制度。加拿大的医保制度是:不管医院,也不管药品,就管医生。“他们的医保医生是由医保局认定的。只有医保医生开的药、看的病,医保局才能给病人报销,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满意度、服务量和医生的资质,医保局给医生薪水。”杨金生说:加拿大的医保信息全国联网,把每个人的身份证号输入进去,健康档案和看病信息全有了,“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过度诊疗、过度用药等加重患者看病成本,激化医患关系的问题”。
杨金生注意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重点提到要“健全医疗保障制度”,而以往讲的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就明确了,当前的医改应该朝着从制度层面完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方向推进。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服务队伍非常重要,还要让这支队伍形成合理布局,尤其要让一些优秀医疗服务人才“沉下去”,充实乡村以及社区等各级医疗机构。
“目前,好医生还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里。老百姓看病难,是指在大医院找有名医生看病难,而不是找社区医生看病难。”杨金生建议,首先要扩充编制,壮大各级医疗机构服务队伍,“不能说20年前是这么一支队伍,现在还是这么一个编制,现在要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就要扩充编制。现在很多医务人员都在超强度劳动。哪个医生下班之后不接几个病人的电话,不接几个朋友电话问病?医生上班是看病,下班也在答疑。”
扩大队伍,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医生的待遇,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杨金生说:“要培养人才,要完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政府得舍得投入,过去我们欠账太多,虽然这几年投入增加了,但还是很少。”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本报与新浪网独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