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教育政策传播过程中未形成良性“对话”:政府偏重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较少;媒体对政策的报道稳定度较低,且对公众的态度关注较少;公众则在碎片化的传播中缩短了思考时间,无法正确理解政策。
这份名为《基于实证研究的教育政策传播问题及其策略分析》的报告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教育政策,但是传播效果并不明显,公众对其知之甚少。
报告分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三个个案,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政策的颁布过程中,政府、媒体、公众对同一政策的关注处于不同时空中,彼此交流甚少,政策的传受双方没有形成认知上的一致。
首先,教育政策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发布多,解读少,语言使用较为晦涩的问题。教育政策的制定由五部分组成:征集政策的相关意见、制定政策、发布政策、解读政策、修改政策,每一部分政府都进行信息发布,但是每一部分都缺少解释,尤其是对政策内容的解读。另外,一些政策中的专业用语较为繁多,很多为公众理解范围之外,加之政府解读少,导致公众对其无法理解甚至产生误解。此外,政府对微博等新媒体应用平台利用较少,虽然开通了微博,但是在使用中几乎很少与公众沟通,对于公众的提问也较少回应。
其次,政策发布的媒体报道稳定性较低。政策的发布由四个阶段组成:政策征集意见阶段、政策发布阶段、政策解读与答疑阶段、政策实施阶段。媒体对上述阶段应持续关注,不宜对其中某一阶段高频率报道,而对其他阶段有所忽视。研究发现,媒体对政策实施阶段的报道甚少,多数不关注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为例,政策出台的时间为2012年2月23日,2月对该政策的报道数量达到97篇,且其中60%的报道都集中在2月24日,即政策发布第二天,之后该政策被报道的数量则急剧降低。
此外,网络新闻的海量性和微博传播的碎片化,容易造成公众思考时间的减短和深入思考能力的降低。公众对政策的关注角度多元化,但是观点片面化现象严重。很多公众只听一面之词,看只字片语,或是对政策一味的批判,或是对并不专业的公众人物观点一味支持,很少有公众能够全面、理性地思考教育政策。
报告指出,不论是政府、媒体还是公众,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微博是目前覆盖面最大的网络应用,各方都可以在此平台发出声音,更为重要的是,它缩短了三方之间的距离,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形成三方有效“对话”,以保证教育政策的顺利传达与实施。
本报记者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