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领域掀起的创业大潮被称作是“第四次创业浪潮”,这次浪潮也使得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刘帆在发布《2013年中国创业教育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指出,第四次创业浪潮面对着4个大趋势: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类型也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报告》的目标之一,就是厘清在新形势下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类型。《报告》认为,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企业家精神”: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而基于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不同功能,应该把创业教育分为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和创业职业3种类型。
创业教育的共性是培养企业家精神
根据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2007年对12所KAB开课高校的调研,《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对小企业的积极态度,提升创业意识”方面,满意度达87.4%;在“组织商业实践,提升创业技能”、“提升作为雇员的就业能力”方面,满意度达83.8%;在“鼓励学生把创业作为理性职业选项”方面,满意度达84.4%。
“不是人人都能创业,但人人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刘帆认为,这样的调研结果,实际上表示了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目标的期待。他归纳说,创业教育尽管有层次的不同,但其共性的价值就是“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为了美好而改变”。
他认为,为了培养企业家精神,首先,政府应创造“为了美好而改变”的规制环境。在美国,就有几次政府体现出企业家精神的实例:受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困扰时,放弃凯恩斯主义,转而推行供给主义政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才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清除了障碍,使得美国出现了克林顿经济奇迹。而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奇迹,也在根本上得益于政府的改革和民间的创新活动,实行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轨,极大地鼓励了民营部门的创新创业活力。
另一方面,企业主的任务则是创办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少要实现4个方面: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对外技术依存度不高于30%;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而现在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截至2011年,研发经费在GDP占比、科技进步贡献率虽然在逐年增高,但与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创业型、创新型企业。
要让学生建立联系性思维
怎么样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资助了大量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最终推动了文艺复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来表达创业教育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KAB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联系性的思维,试图在看似相关和不相关的事情中去寻找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创意点和创新点。”
在李家华看来,要使学生建立联系性的思维,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反思和发问,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观察、不断突破自己,经过不断实验和试错的过程。“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问出来的。乔布斯能设计出苹果电脑,就是因为他提出了问题:电脑能不能实现没有噪音?结果就发明出了第一台没有风扇的电脑。”
李家华认为,如果要细分创业教育的目标,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培养创业意识,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提高就业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机会的环境下有产出的工作;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鼓励大学毕业生把创业和自我雇用作为理性职业选择。
创业教育的三种类型
刘帆表示,基于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应分为“创业意识”、“创业通识”以及“创业职业”3种类型,在创业教育中,也要区分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其中,“创业意识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企业的所有形式有所了解,关键要意识到自由市场经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及培养商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普及式的大众教育,旨在“商业扫盲”,培育创业文化,形成尊重创业的社会环境。
“创业通识教育”则是创业教育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会使用商业用语,学会以小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课外实践中,要求学生思考商业想法,以及学做商业策划。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大众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具备成功企业家的个性特质。
最后,“创业职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开办企业”、“完善企业”、“壮大企业”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质上类似于工商管理教育,旨在成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助其成为未来事实上的创业者或企业家。
教法探索可借鉴可汗学院
创业教育到底怎么教?刘帆认为,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创业教育师资具备“学者+企业家”素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理论高手,也是创业管理的实践战将。而调查结果表明,创业教育的主讲教师都属于“学院派”,主要来自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岗位和负责商业教育的教学岗位教师,他们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企业就业经历,还有部分教师因为行政工作关系,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而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大多数高校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教师,实践证明这种安排尽管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却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加之外请的部分创业者或企业家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
在刘帆看来,正在引领教学革命的“网上哈佛”——美国的“可汗学院”,不仅本身是典型的创业成功案例,其教学方式也可以为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所借鉴。目前在美国大热的在线课程“可汗学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阶梯化分解,只有满分通过前一课程,才能学习后一课程。同时,其练习系统还会跟踪并完整记录学生的练习过程,对于没有拿到满分的学生,系统会自动分析出问题所在。这样,就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中,优等生“吃剩饭”或是“吃不饱”;差等生则是“坐飞机”般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同时,每节课15分钟的微课堂设计,用积分、奖励、游戏过关等娱乐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自由化的网络社区分享平台,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自由选择……种种方式都使得很多学生第一次领略到“令人神魂颠倒的公式”,“第一次笑着做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