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貌似愤青却很经典的话“黑”统计数字:谎言大致有三种,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将“统计数字”与“该死的谎言”并列,虽略显偏激,对那些迷信统计数字的却是很好的提醒:数字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一定要审慎对待,不要轻易被数字魔弹击中。
眼前这个数字就很有欺骗性: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到底怎么看待这个统计数字呢?因为数字不只是一个,不同立场的人就选择了强调不同的数字,我看到过不同媒体对这个数字的不同解读,有的说“半数以上对同学关系满意”——强调的是满意。而有的强调的则是问题,称“近半数认为同学关系一般或不满意”——突出的是不满意,更似乎暗合了世象中“感谢同学不杀之恩”的吐槽。那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呢?数字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但考生却不能随意打扮数字,得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出题者有意将考生往“同学关系出了问题”这个方向上去引,从其“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的诱导和暗示可以看出,出题者诱导着考生去思考“同学关系是如何紧张的”——中国学生的想象力或许就是在类似的一次次高考作文训练的诱导中被毁灭的。从逻辑上讲,这属于复杂问题谬误。生活中太多的“复杂问题陷阱”,预设一个立场让你往其中跳,在一个向别人提出的问题中悄悄地植入一个倾向和结论诱导作出错的判断。比如常有老婆问老公:你嫌我丑不?错误的答案是:不嫌,永远都不会嫌。而标准答案是:你一点儿也不丑,在我心中你最美。
差不多每个统计数字都隐含着同样诱导和误导,因为数字都有双面性或多面性,有一个60%,必有一个对应着的40%;数字更具有欺骗性,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数字;数字还有一种霸权,很容易将一种无法量化的感觉装扮上科学数字的外衣,渺小个体的意见常会淹没在抽象的数字化表达中。比如,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媒体对这类数字的报道强化着人们“同学关系出了问题”的判断,高考作文出题者的意图也形成了一种同样的压迫和专制。
这种先入为主的数字陷阱很容易形成一种“自我实现认同”:因为各种途径都在传递“同学关系出了问题”的观念,久而久之,人们便真以为同学间有问题了。带着如此“问题意识”看待身边的同学,没问题也会看出问题来。
数字源于人的感受,最终还是归于人的感受,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同义反复和循环论证。面对一个数字,你身边和眼中的同学如何,就会看到数字的哪一面。你跟身边的同学是亲密无间的,你有很多闺蜜和死党,看到的就是“60%的人表示满意”;你跟身边的同学处不好关系,被孤立,不合群,那么你看到的就是“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数字就是一种谋杀,高考作文出题者谋杀了学生想象力,该死的数字谋杀了现实的同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