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又到一年高考时。回想昔日,早已京华春去,暗香难寻。但提起同窗,每每心心念念。
旧时用字讲究,神形皆备。没有灯,所以必须靠窗取光,一同靠窗苦读的学子,视为同窗,其间的亲密和厚重不言而喻。取今义,同学,最本质的含义是:同室授业的人,共同携手并肩的人,同在一起学习的人,称之为同学。
时光荏苒。彼时,高中3年,夹杂褪色的叛逆与最初的梦想,是青春岁月里如歌的行板。多年后重聚,仍旧发现时光始终定格在美好的那些年。同窗共读,互济互助,彼此激励,是深厚的情谊,是琐碎的争执,陪伴我们走向成熟。
然而最近,国内集中出现了多起同室操戈、甚至投毒害命的校园惨案,当中不乏一流学府。现在同学间流行互相问候的一句话:多谢室友当年不杀之恩。调侃之余徒生悲凉。
镜头寻根,2000多年前中国教育的启蒙思想家——孔子,门徒三千,七十二贤。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谓何以为人,而谓之曰,“君子者,宜,主忠信。毋友也,不如自己者;过,则不惮也,改之。”
再把镜头拉回现实。前段时间与某名校建筑学院的老师同赴莫斯科建筑学院参观交流,这是世界上传承历史做得最好的建筑学院。院长办公室那些有200多年历史的桌椅板凳,令同行的研究古建筑老师羡慕不已。因为在自家的学院里,院长办公室是换一任院长装修一次,梁思成多年前用的柜子早已搬了家。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无论较之民国还是春秋时期,都多了浮躁和功利,单纯的文化启蒙如同望梅止渴。
日前,某机构就“同学关系”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仅为及格,而同学关系紧张,缘于自我意识过强,或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竞争激烈的缘故,等等。较为可喜的是,对于增进友谊,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还是表示非常有信心,参与调查的人多数认为关键在于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说到底,就是人要有人味儿,而这恰恰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教育的本分。
二战后,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成为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老师来,校长都会给老师这样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同遭上个世纪的战乱,偌大的中国,同样需要宁静的书桌,需要有人性的孩子。如今,改革开放30余年,崛起的中国,青春奔忙,只是宁静的心却似乎愈来愈无处安放。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终身不停,奔波出仕,晚年临川而立,面对泗水激流,不得不感叹光阴流逝,而仁道艰难。
民族复兴,不仅仅是今天的中国梦。子在川上之后,未来,其实一直都在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