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寻找青春榜样

杨伊琳:从“爱哭鬼”到奥运冠军

实习生 魏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22日   12 版)

    “中国的霍尔金娜”,这是杨伊琳在体操江湖里的“封号”。现在她还有了一个身份: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大一学生。

    和俄罗斯“冰美人”、现代女子体操的形象代表斯维特拉娜·霍尔金娜一样,杨伊琳有着修长的身形、灵动的姿态、秀美的气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高低杠公主”。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入国家队仅一年的杨伊琳凭着超强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发挥,一举拿下了“一金两铜”。但谁也想不到,这个在奥运赛场上淡定从容的姑娘,小时候竟是个“爱哭鬼”。

    5岁时,广州花都市体校的教练到杨伊琳所在的幼儿园选“苗子”,一下就看中了她。杨伊琳的父亲是个体育发烧友,知道女儿被看中,二话不说便将她送到了体校。就这样,杨伊琳开始了她15年的体操生涯。

    初进体校,杨伊琳的“爱哭”让教练们伤透了脑筋。教练凶一点哭,动作学不会哭,想父母了也哭。从市队哭到省队,杨伊琳直言,“后来教练们都被我哭烦了”。

    但往往哭完就没事,该训练还是会训练,有点稀里糊涂的杨伊琳从没想过打退堂鼓。只是,进体校后的她成绩一直不突出,最初的两三年,一次大赛都没有参加过。

    直到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替补一个受伤的女孩儿,进了广东省体操队。在省队,杨伊琳渐入佳境,并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2007年,国家队缺高低杠人才,从小在高低杠上就优势明显的杨伊琳顺利地调入了国家队。

    到了人才济济的国家队,杨伊琳最初有些不起眼,但一段时间后,教练发现她每天都在进步。杨伊琳和教练之间非常默契,往往是“一点即透”,这让她在进国家队后成绩“突飞猛进”。2007年,进国家队仅半年多后,杨伊琳就代表中国参加了世锦赛。

    经年累月的高强度训练让体操队的女孩儿们身体疲惫,“国家队”这个平台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心理压力,而杨伊琳的心态却出奇地好。“父母和教练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没有太多想法和规划。”杨伊琳说,也许这种迷糊和“不求上进”反倒成全了自己的心无杂念,“训练的时候刻苦训练,不训练的时候该吃吃该睡睡。”

    但竞技体育终究是残酷的。北京奥运会,12个女孩儿争夺6个名额,竞争的残酷可想而知。和队友一起,杨伊琳训练更刻苦了,长年的大强度训练在她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伤病。

    付出终于有了收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除了自己夺得一金两铜,杨伊琳还和队友共同摘得了一枚高含金量的团体金牌,结束了中国女子体操队从1953年建立以来无团体金牌的历史。

    只是,当杨伊琳兴奋地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时,她没料到,这就是自己体操生涯的巅峰了。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12月,杨伊琳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杯跳马项目中,一个落地动作顶住了腰。2009年1月,当奥运冠军们频繁现身春节前的各大晚会时,杨伊琳被推进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手术室。躺在医院几个月,她错过了整个冬训。

    腰伤病愈后回到国家队,杨伊琳必须从头开始练——劈叉、压腿、前后滚翻,像一个初学者一样,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

    但糟糕的是,几个月不训练,杨伊琳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个头长高了好几厘米,这对体操队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更让她沮丧的是,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在一批迅速成长起来的小将面前,似乎已经优势不再。

    2012年,她从伦敦奥运会的选拔中败下阵来。杨伊琳第一次感觉到,不管退不退役,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了。

    “不想画句号也得画了。”杨伊琳有些无奈。沉默了一会儿,她补充道,“其实我觉得,运动员应该在最完美的时候画上句号。”

    如今,杨伊琳已经是一名大一学生。像所有同龄人一样,她过上了为考试发愁却又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杨伊琳很喜欢明星组合SJ—M,这让她看起来和所有20岁普通女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她心里明白,15年的体操生涯已经在她的生命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她的吃苦耐劳,她的淡定从容,都是体操赐予她的礼物。

    杨伊琳说,这15年,她从没后悔过。“现在很多父母都不愿意送孩子去练体操。但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练体操。”

分享到:
白岩松: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给女儿的成长锦囊
杨伊琳:从“爱哭鬼”到奥运冠军
李天一现象警示家长不可只重智而轻德
分享下名校友的风云经历
2013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