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动物们一旦处于某种“未被满足”的状态,体内就会积聚一定的动力,继而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以便让自己尽快恢复到下一个“满足”的状态之中。于是,饿了的去找食物,思春的去献殷勤,这几乎是每一只老鼠、大象、骆驼、狗熊都会去完成的事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正是这种“努力寻找满足”的行为惯性(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几近完美地保证了这世界芸芸众生的种群存续和子嗣繁衍。
只是这种动物界的普遍惯性,到了我们人类这里,就变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复杂。
因为人类会思考。除了身体上会感受到各式各样的“不满足”之外,我们在心理上,也常常会体验到各种个性化的、独特的、哪怕仅仅对于自身才有意义的“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又常常和个体所在的现实环境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如果不是当事人,其他人也很难评判这种不满足的参照基准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我们今天单独拿出来讨论的有关“完美的工作”的话题。
有一些对工作的不满足感,的确可以促进我们鼓起勇气去市场上寻找更好的“下一个”。毕竟找工作这种事,就和这世间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样,都有运气好坏的可能。不同的工作单位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优劣高下之分,很多时候仅仅是和员工存在着匹配不当的问题(比如企业文化和个人性格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批评那些多次更换工作的人就是不好的、不踏实的。现实中也的确有不少年轻人在自己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份工作上“找到感觉”,之后与工作单位十分愉快地长期合作下去。
与之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另外有一些对工作的不满足感,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我们自己太过年轻,以至于内心中对一份“工作”的设想,美好到完全脱离现实的地步。于是,一次一次地对现实无法忍受,一次一次地换工作,却又一次一次地更加失望。西方有句名言说“更好是好的敌人”,用到这里就十分合适。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人,更容易陷入到这种“更好的下一个”的循环之中呢?一般而言,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年轻化”,也就是更加有热情、有冲劲、有勇气,愿意去努力改变外在环境;但另一方面,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也更加简单对立、非黑即白,分析问题常常简单归因,相信自己面临的困境是由某一个原因造成的。
相反,在一个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眼中,首先,这个世界(包括职场)的很多事情,都很难说究竟是好还是坏。比如说一个通人情、好说话的老板,带领团队常常就赏罚不那么分明,不够公平;而一个制度明晰的单位,很多事情就又会让人感到教条、刻板,缺乏灵活性。当我们接受了这世界上很多事物必然存在的复杂的两面性,也就会很自然地接受“哦,我只能选择一个相对喜欢的工作岗位,而没必要期待一个完美的工作。”
那些心智较为成熟的成年人心里还清楚:每个人的工作(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都不可避免地会偶然(甚至很多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无趣、无聊、无意义,这不代表我们或者我们所在的环境有问题,这仅仅就是工作(当然还有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更加能够忍耐工作之中的种种不如意,不会遇到事情就急冲冲地去“发现”工作环境的问题,以逃避“难道是我自己有问题?”的焦虑。
当然,没有谁会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对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我们都是在各种“不满足”的启发之下,在不断地“怀疑外界——怀疑自我——怀疑外界——怀疑自我……”的反复过后,一点一点调整内心中“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使其一步一步接近现实。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要求”自己特别成熟,只不过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不妨鼓励自己去勇敢地看一看:今天的不如意,真的完全是工作单位的问题?
宫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