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微电影市场处于一个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创作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精品少,需要有一个标准去规范。”近日在京举行的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签约暨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评奖启动仪式上,中国视协微视频(微电影)委员会会长、中央新影国际微电影频道联盟理事长高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10年,微电影《老男孩》爆红网络,捧红了演员,赚足了点击率,并获得巨大商业回报。“微电影”这个名词的热度就此一路飙升,不同内容的微电影在各大网站上线,各视频网站的微电影竞争进入白热化,甚至连张艺谋、姜文、贾樟柯、王家卫等大导演都纷纷参与其中。各种规模的微电影节让人眼花缭乱,总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国内首个微电影基金宣布成立,某协会还推出“中国微电影发展蓝皮书”。这一切意味着,看似小众而清新的微电影开始成为网络时代新的掘金点。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微电影的数量是2000多部,到了2012年则增长了1倍。
微电影的投资相对较少,几千几万块就能拍成。时下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相机,每个人都可以是微电影的拍摄者。某网站人士透露,一段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利润率可达20%至30%。尽管前景很诱人,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微电影的盈利模式仍比较单一,主要靠广告植入来实现。
对于商业定制公益微电影而言,企业的加入,为其注入了资金,也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脱离了院线局限和票房压力,脱离了电视广告时段局限的微电影,正在成为披着电影画皮的超长广告,成为企业品牌策略的标配。
在高峰看来,受欢迎的微电影有几个至关重要的原则:不装、不端、接地气。同时,微电影应该是一种浓缩的精华,而不应该简单化、粗糙化。但是,时下急于推销自己商业梦想的厂家却只看到了微电影的短平快。汽车、笔记本、时装、婚纱、家具、洋酒、饮料、旅游广告,随着赤裸裸的商业品牌植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感叹,微电影已经逐渐背离了当初贴近草根、发掘人才的初衷,开始沦为商人们用来赚钱的“伪电影”。
为了限制一些强势厂商的话语权,保证作品质量,一些视频网站开始自己投资制作微电影。优酷土豆集团表示今年将拿出总计5000万元的现金与资源,推出“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并且还计划把八部“大师微电影”制作成一部长篇电影,在院线上放映。而腾讯视频今年将实施“100+100”原创战略出品计划,即出品100集网络剧、100部微电影,并推出国内首个“微影院”。改版后的重庆卫视,还把在新媒体播放的微电影搬上电视播映。
尽管这些努力有目共睹,但许多制约微电影发展的因素同样摆在眼前。首先,微电影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现在大部分的微电影还只是作为一种剧情较强的广告片而存在;其次,由于进入门槛低,一些劣质作品仍然在透支受众对微电影的信任度;其三,微电影的篇幅限制也使其不容易拥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容易导致内容和题材的同质化。
其实,微电影回收成本的渠道并非只有“植入广告”这一条路,这已成为业界共识。一些人开始尝试对微电影的多元化商务运营,比如,微电影除了要与各大视频网站合作外,同名电子小说、音乐MV、游戏、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是微电影延伸盈利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年4月,华谊兄弟宣布携手中国电信共建国内首家付费微电影微剧频道,尽管盈利模式尚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中,但微电影在线付费,或是未来的趋势。
据高峰透露,中央新影集团已与云南省临沧市达成战略合作,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将于11月19日在云南临沧举办,艺术节将包括获奖作品颁奖盛典晚会、亚洲微电影高峰论坛、亚洲微电影大学生专题讲座等活动。云南临沧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主办地,将建设亚洲微电影影院、微电影博物馆、微电影主题公园,乃至微电影学院。
本报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