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把壁画“搬出”莫高窟

本报记者 张黎姣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8月13日   09 版)

    工作人员讲解敦煌壁画数字化信息采集存储过程

    陈曦摄

    一位讲解员、一个冷光手电、人手一副无线耳机,这是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游览时的“标配”。与其他旅游景区不同的是,在这里,任何型号的相机都拒绝入内。7月26日,记者随“走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采访团”来到莫高窟,探访这座已1000多岁高龄的世界文化遗产。

    尽管作为莫高窟标志性建筑的九层楼目前正在维修,但这并不影响正处旅游旺季的游客数量。记者采访当天,总游客数达到6000多人次,远远超过莫高窟的承载量。

    在莫高窟,记者发现有些不对外开放的洞窟也开着门。里面铺着拍摄电影时才用到的轨道,几个工作人员在黑漆漆的洞窟中举着相机拍照。这不是某一摄制组在莫高窟取景,而是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用数字化手段对壁画进行信息采集。

    在莫高窟工作了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认为,莫高窟是位不折不扣的“老人家”,上了岁数总会“生病”。而要延长这位“老人”的寿命,关键是为常年“超载”的它“减负”。于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产生一个想法:把莫高窟从山上“搬”出来,从而减少进洞窟游客的数量。自手工临摹到将敦煌壁画数字化,如今,科技手段或将为负重难当的莫高窟松绑。

    这里不是展厅,是文物库房

    开创于公元366年的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这些数字令莫高窟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长久以来,能切实体验莫高窟文化的途径只有一个——走进洞中。在洞窟中,游客得借着手电的光亮才看得到壁画的细节。因多数洞窟空间逼仄,目前,莫高窟设置了8条游览线路,以此将游客分流。

    与其他博物馆把文物放进展柜中展示不同,莫高窟的宝贝都原状呈现在大小不一的洞窟之中,樊锦诗强调:观众走进的不是展厅,而是直达文物库房。

    “我们测算过,如果洞窟不开放,其各项指标是基本稳定的,只有外面温度升高、有风才有影响,但现在大批游客涌入,其温度、湿度的变化十分明显。”樊锦诗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为了确定直接影响洞窟每日游客承载量的多个关键参数,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10多年的洞窟监测、游客调查等分析。樊锦诗公布了这组数据:洞窟内每平方米两人是可接受的实际容量设置限度,即洞窟可容纳一个25人标准参观组的最小面积为13平方米;平均8分钟的洞窟参观时间,即莫高窟分8条线路参观,每条线路参观10个洞窟,每个洞窟平均参观时间为8分钟等。

    可惜,面对庞大的客流量,这些指数常常超标。除了人的影响外,莫高窟也经受着其他考验。

    据樊锦诗介绍,目前,影响莫高窟保护的自然因素有三个:一是风沙,“汽车在风口停一晚,漆都要被打掉,更别说对壁画的破坏了”。二是崖的裂缝,如果碰到强地震,连洞窟带崖体就会坍塌。三是酥碱,沙子进到洞窟,下雨后沙子流进洞窟内部,沉积盐分,盐结晶碰到一定湿度就膨胀或收缩,对壁画影响严重。

    保护莫高窟不遗余力的樊锦诗曾被人认为是“保护过度”,她对此十分不解:“怎么保护都不过分,因为莫高窟是传给子孙后代的,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在这一代被大家‘看完了’。”

    敦煌研究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数字敦煌”概念。他们想通过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及光学测量技术,把石窟的建筑形体、塑像和壁画的材料、纹理、质地等数据信息保存到计算机中,把莫高窟永久保存起来。

    手工临摹3年,数字复制7天

    “这窟是真的还是假的?怎么建在房子里?”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中心的地下一层,几位游客面对逼真的洞窟复制展区发问。在此展示的8个复制洞窟足可“以假乱真”,而要达到如此形神合一并不易。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副主任孙志军说:“其中拥有千手千眼观音而被大家熟知的第3窟,是从前两位老师用3年时间才临摹完成的。”

    手工临摹耗时、费力,有了数字化采集成果,孙志军和同事们只用7天时间就将第3窟以1∶1的比例复制完成。

    早在1999年,莫高窟壁画数字化的工作就已经启动。当时,敦煌研究院和美国梅隆基金会与西北大学合作。

    孙志军是最早参加该项目的工作人员之一,在双方合作的4年中,共对22个洞窟进行拍摄,但受技术条件限制,成像效果并不好。终于,在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成立了自己的数字中心。

    据孙志军介绍,目前,数字化工作分成两部分,前期拍摄环节叫做“化整为零”,将每一幅壁画分成31厘米×47厘米的若干小份进行拍摄;后期电脑合成部分叫做“化零为整”,把前期拍摄的碎片式画面处理还原成整体壁画。

    研究人员按照洞窟的价值将其分为ABCD四类,现在做数字化工程,是从147个A级洞窟做起的。面对数量如此多的洞窟,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只得年复一年扛着器材走进洞窟拍摄,只有每年11月到次年2月,这项工作会暂时停止,因为在那期间“洞窟中寒冷到待不下去”。至今,他们只完成了其中59个洞窟的数字化工程。

    樊锦诗从来没有希冀他们快速做完,她强调要做得精、做得好,但孙志军却常有紧迫感。

    在敦煌工作了29年的孙志军并不能明显感觉洞窟中壁画的破损情况,但1908年,从敦煌带走大量文物的法国人伯希和他的探险队到敦煌时,摄影师对洞窟进行了拍摄。“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到100年的变化,比如照片中第217窟东壁的下部分,壁画清晰、完整,可是现在却变得漫漶。第459窟照片中,有几身唐代塑像,现在没有了。”孙志军和同事们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还没把壁画记录下来,它就被毁了。

    在洞外也能看到莫高窟

    “大老远跑过来只能看8~10个洞窟,不过瘾。”在参观完莫高窟后,一位游客如是说。这是多数参观者的心态,面对莫高窟如此丰富的历史遗存,总觉得看不够。

    现在,在洞窟外,大家也有可能体验莫高窟。

    近日,在香港书展上,敦煌莫高窟的多媒体展演区成为观众最多的展区。观众在巨大的360度环形投影内观看虚拟实境技术制成的立体动画,“置身”石窟之中,近距离观看放大的壁画及佛龛影像。

    这便是数字敦煌的实践之一。而即将于2014年5月正式开放的游客中心,正是为了展示数字敦煌成果,并让游客更多地接近莫高窟而设的。

    游客中心开放后,在莫高窟的旅游方式将会改变。游客将先到游客中心,观看高清数字电影,还能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此后仍然将到洞窟遗址现场快速浏览,缩短了游客在洞窟里的滞留时间。

    数字敦煌成果不光运用在游客中心,还可以用于各项展览。“将来我想带着两张光盘就去参展。”樊锦诗希望通过数字敦煌工程,让更多人在不同地方都能感受莫高窟。

    除了数字敦煌外,樊锦诗还借助动漫、3D打印等方式传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游客中心开放后,我想用3D打印做一些敦煌艺术的仿制品”。樊锦诗强调:在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研究、保护、展示莫高窟时,她也一定要保护敦煌研究院的知识产权。

    究竟数字敦煌对莫高窟的保护成效如何,还不得而知。但为了让莫高窟能存世久些,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愿意不断尝试,因为在他们看来,“文物不可能万寿无疆,唯一能做的只是延长它的寿命”。

分享到:
7年,我们一起说相声
天山论剑,谁与商业争锋
把壁画“搬出”莫高窟
连环画“变味儿”了吗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