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iPad有了个新兄弟,iPanda。
它不是什么数码产品,而是一个对大熊猫生活进行24小时直播的网站。8月6日,这个中文名是熊猫频道的网站正式发布。为了记录大熊猫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甚至吃喝拉撒,中国网络电视台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5个园区内布设了28台高清摄像机。
这可不是大熊猫第一次参加“真熊秀”节目。由于参观票供不应求,国外动物园大熊猫馆的摄像头一两年前就被架了起来。这一次,成都的大熊猫和其他早就进入直播间的同胞们距离如此之近——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亚特兰大动物园和英国爱丁堡动物园等地的直播节目链接也被放在了熊猫频道上——只需轻轻一点,一个太平洋或欧亚大陆的距离就被缩短到两个相邻的网页那么近。
但出镜者没有为此欣喜若狂。尽管在众人面前暴露隐私,它们依然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也不往心里搁。打开熊猫频道,你会看到这些国宝们经常看天卖萌,偶尔耍点小泼。
在一段视频里,人们发现了大熊猫世界的和平共处模式。两只大熊猫都在竹木搭建的台子上玩耍,其中一只功夫熊猫连拨弄带拱地把另一只推了下去。不过,人们期待的熊猫大战并没有开打,下台的大熊猫毫不生气,默默地再爬上去。另一个镜头中,一只大熊猫向来自全世界的网民们跳起了钢管舞,它背靠木棍,上下左右地蹭了起来,展示着自己的“性感小蛮腰”。
“这是奉献给全世界喜欢熊猫,热爱和平人们的一个礼物。”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指出。在这场用中英文主持的发布会上,钢琴演奏明星李云迪现场弹奏《彩云追月》为大熊猫们助阵。而坐在台下的400多人里,不仅有来自外交部、侨务办、文化部等部委的官员,还有新加坡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千里送链接,情重礼更重。“熊猫频道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字化时代的熊猫外交。”英国一家网站如此评论。评论者发现,推特上每分钟都有人发关于熊猫频道的推文和链接。如今,熊猫频道的Facebook账号已有5000多人点了“赞”。
熊猫外交的做法始于1941年,宋美龄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以示对其救济中国难民的谢意。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提出赠与美国两只大熊猫。这两只名叫“玲玲”和“兴兴”的大熊猫到美国的第一天就吸引来了两万名游客。在他们胖胖的身躯前面,人们很难再想起不同阵营的阶级立场。对于这些永远都画着烟熏妆的大牌明星,英国《每日镜报》评价说:“这些温和的外交家们更具有政治影响力”。
不过,漂洋过海的生活对于动物来讲,也可能意味着水土不服。一位研究人员向媒体透露,国外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大熊猫“毛色好看,寄生虫也少了”,但是生理紊乱性的疾病有所增加。也有记者了解到,“历史上生活在国外的大熊猫,老死的很少,大多死于疾病,其中多数死于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开始呼吁暂停租借熊猫活动。大熊猫出国也从免费赠送到有偿租借,变成现在的科研合作——每输出一只留洋熊猫,国家可以获得大约100万美金的科研经费,用于支持熊猫的保护事业。
相比于异国他乡的笼子,这些或埋在地上、挂在杆头的“像窝窝头一样”的摄像头,显然更让动物保护者放心。没有了陌生人的打扰,这些国宝们也更加放得开。你不仅能够看到它们旁若无人地打鼾流口水,也可以零距离观察大熊猫刚刚满月的小样,甚至分享一只大熊猫第一次过父亲节的喜悦。
这些体验可是游览动物园或者观看纪录片所不能比拟的。即便在晚上9点,可以打开熊猫频道,你也能意外地发现一只失眠的家伙,躺在竹床上,独自啃着什么。
“你好,大熊猫!再见,工作效率!”有人在推特上惊呼自己盯着大熊猫的背影看了两个小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旗下的一个新闻网站相当笃定地认为,这种因沉迷大熊猫直播而影响工作效率的诱惑,恐怕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无法抵御。
对于这一点,正在写这篇稿子的我也深有体会,毕竟,要从熊猫直播节目抽身出来是一件多么大的折磨啊,哪怕再让我看一会儿熊猫睡觉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