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8月19日电(高云微 记者 周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在沪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医疗过失、政策、药品问题舆情相对突出;医疗过失和医方言行不当引发舆情比重逐渐上涨,医疗腐败和疫情比重呈下降趋势。
其中,2012年医疗类舆情事件占比最高的是医疗过失舆情事件,共15起,占比为18.8%,较前两年分别上涨12.1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其次为涉及政策颁布或医疗改革的舆情事件,共14起,占比为17.5%。2012年此类舆情事件较2011年的比重有显著增加,这与国家政府部委频频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如“大病医保”等密切相关。
药品类和医院/医护人员言行的舆情事件均为12起,以15.0%的比重并列第三。
药品安全存在问题,往往涉及公众利益范围较大,涉及地域范围广,可能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一直以来成为医疗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如2012年,药监局禁用的“优卡丹”、“好娃娃”等儿童感冒药,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4月18日发布信息称,浙江新昌康诺胶囊有限公司的空心胶囊样品重金属铬超标。2012年毒胶囊事件,9家企业13个批次药品重金属含量超标,涉及从青海到长春、从四川到浙江等多地公众。
2012年,一些备受争议的医方言论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部分让人啼笑皆非的广告往往不符合医院形象、有悖传统伦理道德,容易引发舆论关注。如医院广告称“让您怀上亲生孩子”、医院广告称看病送火车票、医院挂条幅祝贺住院病人超4万、医院海报称大学生人流可分期付款等。
此外,医疗暴力事件数量逐年增加、医患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占比达到8.8%。如“哈医大医生被刺身亡”、“北大医院医生被刺事件”和“天津一医院医生被砍死”事件等。部分医患暴力冲突还由医方和患者的个人肢体冲突行为演化为群体性事件。2012年,广东东莞医疗纠纷引发了2000人聚集、围观以及对门诊的打砸等暴力行为;陕西榆林横山县百信医院一患者死亡后,全院40多名医生在院长的带领下,被迫向死者及家属下跪磕头等。
值得警惕的是,医患暴力冲突的背后,充斥着一种网络言语的暴力。2012年,哈医大医生被刺身亡的消息报道后,腾讯网调查结果显示,“4018人次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高兴’的,占了所有6161投票人次的65%”。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患暴力冲突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折射出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如何正常地看待医患关系成为公众需要警惕的问题。
2012年,医疗腐败及和疫情相关的舆情事件比重较2010年、2011年略有下降,占比7.5%。如辽宁局地发生人感染炭疽事件等。此外,疫情(5.0%)、血液安全(3.8%)、技术创新(1.3%)等舆情事件也占据一定比重。
蓝皮书指出,2012年,最主要的针对医疗负面舆情的问责方式是经济责任问责,占比42.4%,排在第二位的是刑事责任问责,占比39.4%。2012年,问责方式引起的媒体和网民关注度均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就具体的问责方式而言,2012年医疗舆情事件中的行政处罚引起媒体与网民关注度最高,接下来依次为其他问责、追究刑事责任和追究经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