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1岁的小学生范爱强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令他终生难忘。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家里的房子塌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但在震后团甘肃省委办起的“帐篷学校”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用快乐的歌声和笑容,陪伴他和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暑假。
在一堂诗歌朗诵课上,这个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用手中五彩的画笔画下了大海、红房子、海鸥、椰子树,他还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名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懵懵懂懂地记住了志愿者姐姐教给他的这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在另一堂美术课上,一个12岁的男孩画了一顶蓝色的帐篷和一位解放军叔叔。在手工折纸课上,一个小男孩在纸飞机的机翼上,写下他的心声:“长大了,我要当兵。”
和范爱强一样,灾后有2000多名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儿童走进相继建起来的34所共青团“帐篷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开设了音乐课、绘画课、手工课、朗诵课、游戏课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课程,抚慰灾区儿童的受伤心灵,陪孩子们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团甘肃省委了解到不少孩子的父母受伤入院,无人照看。震后第三天,团甘肃省委便在满目疮痍的震中岷县永星村,办起了第一所“帐篷学校”,琅琅的读书声成了灾区最动听的声音。
7月24日,震后第三天,团甘肃省委书记陶军锋便赶到灾区看望慰问大学生志愿者。就在一所“帐篷学校”旁边,陶军锋和志愿者一起吃泡面,作出部署安排,要求随行的团干部力争在所有的灾民集中安置点办起“帐篷学校”。
随后,省、市、县三级团组织迅速行动起来,调运帐篷,在网上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很快,应者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岷县、漳县集结。
“就是想趁着年轻做点有意义的事。两个人一起在灾区支教,这件事足可以用一辈子去怀念。”李彪说。地震发生时,这位福建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原本在岷县当地参加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快乐学校”支教活动。他和远在九江学院念书的女友陈洁,相约一起回乡支教。当得知要办帐篷学校的消息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带着女朋友赶赴震中。
李彪说:“家乡有难,每一个定西人都应该挺身而出。”
原来,李彪和陈洁同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两人是高中同学。有意思的是,虽然同在岷县帐篷学校支教,但是直到快结束时候,一起的队友才知道俩人是情侣。事后大家才得知,李彪和女朋友“有言在先”——“到灾区,我们首先是志愿者。”俩人将感情悄悄地隐藏了起来。
无独有偶。岷县籍大学生马平梅看到共青团“帐篷学校”在灾区大受欢迎,便主动要求加入进来。
“几天的志愿服务不仅是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让爱心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更让我学到了很多,感受到了许多,领悟到很多,成长了很多。”马平梅说。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回族小伙马鹏从网上看到招募令后,便从北京坐火车匆匆赶到了灾区。10天的灾区经历让这个90后大学生刻骨铭心。“原本想到灾区来奉献爱心,没有想到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灾区孩子身上的真诚、天真、发自肺腑的感恩,都无不让我感动和铭记。”马鹏说。
马鹏发现,一些孩子在震后经常做噩梦,通过志愿者的陪伴,这些孩子慢慢变得开朗起来。“这或许就是灾区大学生志愿者最大的价值所在吧。”他说。
在灾区一线负责协调、联络的团甘肃省委学校部副部长杨成告诉记者,共青团“帐篷学校”先后招募了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绝大部分是甘肃籍的大学生。当灾难降临,家乡有难,这些90后大学生纷纷放弃暑假,奔赴灾区奉献爱心。
不仅是大学生志愿者,中华女子学院的年轻教师张静连续在灾区工作了十多天,专门为“帐篷学校”的孩子进行做心理辅导。在灾区,她还为志愿者编写了《大学生志愿者“7·22”岷县彰县地震灾后服务驻点前的心理培训内容》,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两批40人次,手把手地将“儿童梦想征集”、“儿童笑声征集”、开放式教学游戏体验等方法教给志愿者。
目睹帐篷学校在震后成了灾区儿童的庇护所,激发了这位女老师的灵感,她创作了一首歌:“风也大,雨也大,小鸟看着我的家;风不怕,雨不怕,帐篷学校我的家;有哥哥,有姐姐,开心游戏学文化;你也来,我也来,歌声笑声开了家……”
很快,这首《帐篷学校之歌》唱遍了整个灾区。
在岷漳地震灾区,“帐篷学校”赢得了灾区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家长们争相邀请志愿者到家里去吃饭,有家长不时送来热开水、西瓜……
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忱和爱心令陶军锋十分感动。他多次要求负责筹措物资的团干部要保障志愿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帐篷学校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对地震灾区的少年儿童进行集中心理安抚和疏导,为灾区群众专心投入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解除后顾之忧。这是共青团组织能为的、应为的,灾难面前,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理应冲在抢险救灾一线,让灾区成为团干部成长成熟的大课堂,成为大学生锻炼提高的大舞台,让青春在奉献中闪耀光芒。”陶军锋说。
本报兰州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