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刘世昕)环评审批,这项被认为是环保部手中最重要的权力,正在经历一轮“调整下放”的改革。
此前,也有不少业界学者担忧,部分审批权限由中央下放到地方,会不会导致环评受到地方发展GDP冲动的影响?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今天表示,环保审批权限的调整下放并不意味着环保部要退出管理,转变职能一方面是要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但同时更要发挥监管作用,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权力放下去了,更要做好监管工作”。吴晓青说,目前不少基层环保部门的环评管理力量薄弱,工作压力大,如果上级指导监督缺位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吴晓青说,近年来,一些地方确实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甚至打着生态的牌却干着污染的事的现象,这就更需要环评发挥预先研判环境风险的作用。
据悉,目前环保部正在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把一些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和民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给地方。但另一方面,环保部将开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能源开发、水电水利等重点领域的战略、规划环评,从宏观层面对项目环评进行约束。
一些建设项目与老百姓的环境权益密切相关,吴晓青今天表示,环保部要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南》,指导各级环保部门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同时,还有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拓展和完善公开渠道,提升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
此外,环保部还将修订《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强化建设单位开展公众参与的主体责任,扩大参与范围,细化参与内容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