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9月0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转型困境考验“体育航母”,文化传承让位房地产开发——

昔日体育大省难以言表的全运情结

本报记者 郭剑 梁璇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01日   04 版)

    8月31日,十二运在辽宁省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幕。

    本报记者 李建泉摄

    一所在建高楼在五里河体育场旧址拔地而起。

    本报记者 梁璇摄

    第十二届全运会今天下午在辽宁沈阳开幕,朴实无华的开幕式或将与赛场上的激烈厮杀形成鲜明反差。辽宁体育代表团希望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重新成为全运会的“第一力量”,但东道主能否顺利回到金牌榜首位置,却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全运会成辽宁体育振兴机遇

    “我们曾经申办过几次全运会,虽然都没成功,但一直没放弃申办。这次,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最后投票决定全运会放在辽宁,这等于是圆了辽宁的梦。”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向本报记者说起了2009年1月北京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和辽宁全运申办团的伙伴们在投票地北京体育大学忧心忡忡,直到投票结束,辽宁的票数超过了天津。“‘节俭办赛’并不影响我们举办一届最成功的全运会的信心,体育能反映出一个省的经济和文化风貌,能体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很希望这届全运会能向全国展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风貌。”

    “振兴”的潜台词不难理解,作为过去20年中国体育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辽宁体育正经历着人才流失和整体竞技成绩下滑的尴尬与无奈,沈阳这座老工业城市需要通过全运会来承担的“展示全省振兴风貌”的任务,也显示出辽宁体育面对一次全运会大考的积极态度。

    过去20年来,辽宁代表团在中国体育版图中地位显赫: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海)和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广州),辽宁代表团的金牌数均排在广东和上海之后位列第三,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辽宁代表团的金牌数超越广东和上海跃居榜首,1997年八运会(上海),辽宁代表团的金牌数略逊于东道主而排名第二,2001年九运会(广州),辽宁代表团的金牌数再次排在东道主之后的次席。

    但在2005年江苏十运会和2009年山东十一运会,辽宁代表团接连与金牌榜前三名无缘——与多数省份不断加大投入培养和网罗体育人才相比,辽宁体育的“原地踏步”无疑令人惋惜。

    “十运会没进前三名,当时辽宁体育界一片哗然。那时候的大背景是整个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综合因素导致我们的人才外流情况非常严重,以前还是运动员自己走,后来变成教练员带着运动员一起走。据我们统计,十运会上我们辽宁籍的运动员代表其他省份一共获得了25枚金牌,我们自己的三级训练网遭到严重破坏。”孙永言告诉记者,“我们的应对办法是提高运动员的退役补偿金,把优秀退役运动员安排进我们的事业单位。另外,我们还要不断修补训练网,2005年,我们三四线队的业余运动员才有5500多人,这两年已经恢复到两万多人了。其实,‘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国家进行项目调整,我们本身虽然吃点亏,但从大局上着眼,我们也要积极应对。”

    体育文化传承受阻

    如果说辽宁体育在竞技体育竞争中还能勉强支撑的话,“辽老虎”在中国体育逐渐向职业化转型和与国际主流体育项目接轨趋势中的没落更加明显——上海的徐莉佳(帆船)、浙江的孙杨(游泳)、湖北的李娜(网球)、广东的关天朗(高尔夫)、江苏的丁俊晖(斯诺克)等优秀体育人才先后为中国体育赢得极高的国际地位;NBA季前赛的选择是北京、上海、广州,游泳世锦赛、田径世锦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亦与辽宁无缘。而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赛事中超足球联赛,更是辽宁体育“不进则退”的明证:十连冠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往云烟,假球、默契球和临阵怯战等负面新闻屡屡困扰辽足,保级目标也让辽宁球迷无奈心寒——说到足球,沈阳市民刘兆飞还对十几年前的那个晚上记忆犹新。

    沿着沈阳五里河奥体中心向北不远,沈阳市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很多球员踢球的铜像雕塑,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晚上,那座被全国人民瞩目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2001年10月7日,国足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以1∶0战胜阿曼队,见证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历史性时刻,但五里河体育场如今却再也难寻其踪。

    “那时候老米头儿(时任国足主教练米卢)带着国家队创造的辉煌,怕是很难再有了,比赛那天晚上,满街都是人,根本挪不动地方,我在21楼,对下面的欢呼声听得一清二楚”。刘兆飞上班的物业公司和原五里河体育场仅有一街之隔,顺着刘兆飞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原五里河体育场所在的位置,出现了一座在建高楼,外露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钢筋框架让人几乎想不起6年前这所体育场被爆破前的模样。

    “当初的规划是用五里河体育场这块地盖商业中心和商品楼,2007年炸了体育场,然后这块地就一直荒着,大约3年前才开工,现在应该是要封顶了。”一位家住附近的交警告诉记者,“炸体育场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舍不得,赶过来拍照留念。”

    和欧美大多数发达国家愿意保留地标性历史建筑遗址相比——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群和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沈阳爆破五里河体育场修建商业楼盘的初衷不难理解,老工业城市自然希望动用更多的手段来完成城市改造——记者到售楼中心了解到,五里河旧址上的在建楼盘均价1.2万元/平方米,且已售出了80%,“这个价格在沈阳已经是很贵的了,多数人认购的目的不是居住,而是投资”。因此,在经济角度上开发商业楼盘的价值远远超过保留五里河体育场,但一座特殊的、对于中国球迷甚至体育迷有着极为难忘记忆的体育场,就这样被从市区行政地图当中抹去,还是会令人心有不甘,而实体已经消失的五里河体育场早晚会被市民遗忘——原来还喜欢看足球的刘兆飞说,这次全运会他最想看的是孙杨,“游泳真挺刺激的”。

    体育在文化传承层面上的挫折与断裂,或许是辽宁体育眼看着国内竞争对手超越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深层原因,但“转型”同样是摆在昔日“体育航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体育航母”转型面临考验

    “所谓转型是非常非常难的,我们也想转,但实际情况不允许。”一位辽宁籍教练向记者谈起“转型”苦衷时很是无奈,“第一是我们的传统强项比较集中,比如冰雪、重竞技、乒羽和田径中长跑这些项目,而网球和游泳的基础就偏弱。第二是辽宁经济发展速度确实不如南方,没钱根本就留不住人,别说运动员,就连普通老百姓都想往外走。第三跟气候环境也有关系,南方暖和,除了冰雪,练什么项目都很合适。而我们这边冬天实在太冷,晚上刚到8点,街上就快没人了。我去广州,晚上八九点,高尔夫练习场还有很多小孩儿在练球,真没法儿比。”

    优势项目逐渐在市场化中被挤至“边缘”,现有机制及条件又很难保证弱势项目,辽宁体育开始了由“转型”到“改造”的尝试。据孙永言介绍,辽宁省体育局已经拿出了战略调整规划,“例如,在原来长距离耐力型和大级别力量型的优势项目基础上,大力发展技术型的隔网项目和配合型的集体项目,争取使我们的项目布局更加完善。”

    辽宁体育的努力其实已有成效——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三大球球队中辽宁籍运动员最多,这说明辽宁体育战略布局的调整确有成效。  

    “体育比赛在人才交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成绩方面的高峰和低谷,这是客观规律,辽宁也不例外。这次在本土举办全运会,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体现辽宁从运动员到城市文化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风貌。所以,我们会尽力争取好成绩,但前提是一定要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坚决杜绝兴奋剂,尊重裁判及对手的要求等。”辽宁省副省长贺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毕竟还是体育大省,我既为辽宁能够向全国输送体育健儿感到骄傲,同时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辽宁体育健儿,为家乡体育事业的腾飞贡献力量。”    

    本报沈阳8月31日电

分享到:
昔日体育大省难以言表的全运情结
沈阳市民期待全运会惠及百姓健身
全运会的前世今生
十二运开幕式很节俭
全运“秀场”
前方记者吐糟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