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教授们也需要下基层

郭文婧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9月17日   02 版)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将前往贵州兴义市则戎乡担任安章村村主任助理,指导乡村建设。(《贵阳晚报》9月15日)

    于建嵘是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没想到他竟愿意去做村主任助理。然而,一个真正的学者的追求,绝不是中国传统士大夫“起它一个号、坐它一乘轿、刻它一部稿、讨它一个小”的四大理想。我国宋代理学家张载将学者的使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说得更加直白:“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在于: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

    于建嵘挂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可贵之处,也恰恰在此。他说:“如何复兴村庄传统文化,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是我职责所在。”因此,他承诺“绝不在贵州领一分钱工资补助和报销车马费,绝不到村民家白吃白占,全是自带干粮”。无论于建嵘挂职村长助理后“政绩”如何,至少他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提倡。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一个真正的学者,在著书立说的同时,就应该躬身实践。然而,当今很多学者根本不愿参与社会实践,也不去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而是习惯坐而论道,空发议论,经常口出惊人之语。另外,从学者的实践空间来看,也过于狭小。一些学者将“促进实际发展进程”的使命简化为为政府部门服务,自己的思想和咨询报告能被某些官员认可、采纳,似乎就成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有的学者追求“学而优则仕”,往往忽略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如何给学者更多践行理想与责任的空间,这不仅是学者们自身需要思考和争取的,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

    笔者为愿意躬行的于建嵘教授鼓掌,也为愿意给于教授提供践行空间的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安章村鼓掌。不妨引用网友的一句话来共勉:“希望多一些像于建嵘这样下基层、接近老百姓的教授;少一些胡说八道,闭门造车、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没事找抽型的教授。”

分享到:
学会接受不符合自己想像的结果
“奇葩”校规是在恶狠狠地管制学生
自杀免责?无效!
沙钢与海航的债务纠纷别伤及无辜游客
了解就医难何须转圈子
教授们也需要下基层
预算执行“前低后高”未必是坏事
“不相信爱情”是一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