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强硬的回应
“为什么不可以做呢?一说做园丁就错误的吗?帮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就错了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杨燕绥用一连串语气强硬的反问句回应众人的质疑。
此前,在关于养老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杨燕绥建议在退休年龄不变的基础上,延迟领取退休金15年。她给世人勾画了一幅“男耕女织”的美好愿景图:男的去养老院做园林社工,女的给老人做饭洗衣做编织。
这幅杨教授看上去很美的“男耕女织图”却让人们看到了工作至死的黯淡晚景,一下子引起了众怒。杨教授对群众的愤怒也感到愤怒,这是她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参照国外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不可以做呢?”
杨教授不理解为何那么多人炮轰自己理论依据扎实的观点,她的强硬态度是因为跨不过心里的那道坎,而横亘在她与众人之间的那道坎,俗称地气儿,学名叫现实。
梁文勇:镇党委书记的德行
盛宴之上,梁文勇大肆评判老百姓的德行。
在这位河北承德兴隆县孤山子镇党委书记的眼中,“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
杯中摇曳的五粮液辉映着梁书记的脸,口中咀嚼着食物,身穿白衬衫的梁文勇讲起这番话来,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似乎是出于职业习惯,发言最后一定要有个总结。所以,在应付“这副德行的老百姓们”的问题上,梁书记提出了一个对策:“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
所谓酒后吐真言,梁文勇想必说的都是他的心里话。只是他似乎没有留意到,眼前随着高级餐台旋转而来的龙虾、螃蟹、烤鸭……归根结底都来自他口中没德行的老百姓。在结束了这番高谈阔论之后,这位父母官招呼服务员:“把这边的五粮液给满上!”
孙老师:致命的责任
孙老师捂着脖子倒在一片殷红的血泊里,办公桌上,还放着他未批改完的化学作业。
在江西抚州临川二中任职高三化学老师的他,兼任三个班的授课任务。在同学的印象中,这位身材偏瘦的80后老师不仅课教得好,平时还总是笑眯眯的。
孙老师对工作的负责,让学生们的化学成绩节节攀升,也让原本上课讲话睡觉的学生变得自律,开始认真学习。
没有人想到,孙老师的负责竟为他引来杀身之祸,凶手是他的一名学生,导火索竟是一个上课没收的手机。
这名“问题学生”与家人关系僵化,喜欢沉溺在网游的世界里。本应由学校、家长、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却无端让尽职的孙老师承担了致命的后果。而孙老师也只是一名普通人,家中还有一个9个月大的女儿。
蒋晓菊:美丽的错误
郑州市民蒋晓菊用她的善良让一起乌龙事件变得美丽起来。
这事儿和春晚上赵本山的小品《捐助》里的情节惊人地相似。在给河南新乡四岁的白血病女孩小依曼捐款的时候,原本打算代表自己和丈夫各捐两千元的她,在转账的时候不小心多输入一个0,4000捐成了40000。
募捐发起人核对数目的时候发现了这戏剧性的一幕,立即联系蒋晓菊要退还误捐的36000元。她却将这件事看成是上天的安排,是他们夫妻跟小依曼的缘分,拒绝了退款。“孩子早点好起来,比40000块钱重要。”
蒋晓菊坚持将这个美丽的错误进行到底,她只希望这件事有个美好的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