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哦”,“呵呵”——总有一些令人沮丧的家伙,看上去对什么都兴致不高,时不时地发出上述熟悉的声音。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则拥有广泛的兴趣,对人和事物充满好感。这两类人的存在本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他们各自所持的心理倾向是否也像乐观/悲观、外向/内向那样,能够与其他的人格特质区别开来?近来,一队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对这种倾向性态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发现它确实与其他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区别。
在这项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的研究中,科研人员试图探究是否有些人在整体上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喜欢一件事物。他们开列了一份涵盖200项事物的清单,其中包括鲻鱼、大海、盐、灭绝和T恤衫,各项目之间并无关联。研究者不断缩小清单的范围,直到最终只剩下16个项目,并对共计2000名被试进行了实验。这些被试有的是在校学生,也有一些选自网络调研服务数据库。研究者请他们对清单上的项目给出1至7的评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喜欢”,“7”则代表“非常喜欢”。此外,被试还填写了其他问卷,以区别某些可能相互重叠的特质,如“乐观/悲观”与“外向/内向”。
经分析发现,尽管被试的倾向性态度与某些相近的特质有关联,但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区别。这就是说,有些乐观主义者也倾向于厌恶很多事物,而某些悲观主义者也可能对事物抱有普遍的好感。
该项研究的作者、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心理学教授赫普勒表示,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有强烈消极或积极倾向性态度的人们将自己的态度与事物的本质属性分离开来,从而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赫普勒同时提醒人们:“如果你喜欢一件事情,你自然就有更强的倾向去做这件事。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有些人倾向于热爱很多事物,他们就会在整体上做更多的事情。”同时,“参与更多活动”还会与此构成一个反馈环,使人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刺激,进而享受更多的事物。
正如所有的人格特质一样,倾向性态度的发展也受到个体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人员尚未明确治疗手段能如何调和这些特质,但他们建议人们调整自己所接触的外部刺激,如让自己置身于积极的人群中。这将最终帮助人们从倾向性连续谱的一端摆渡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