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这样的小学校来参加挑战杯,真的很不容易。”盐城工学院团委书记韩雅丽说。
评审一结束,参赛队员陈彩红和赵旋当天晚上就要赶回学校,抓紧时间进行考研复习。在这个还没有硕士点、以工科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大多数学生的希望。
带队教师、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周海说,由于考研只考理论,不考实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往往以考研率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实验。但他认为,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恰恰是学生基本功里最重要的部分。
在他看来,比起研究型大学来,自己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实验在盐城工学院的课程设计中被放在格外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不能低于课程总量的35%,而学生任何一门课如果实验通不过,就要计零分。为了鼓励学生动手和创新,每个学院都开设有专门的学生创新制作实验室,24小时对所有学生开放。事实证明,在创新项目上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往往也是专业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也能迅速适应实验室的研究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拥有“核心竞争力”,在盐城工学院,学校每年都支持300多个校级创新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否则就无法毕业。学生的作品如果在一年后验收通过,不但能够获得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的资助,还能够计2个学分。如果项目做得好,学校还会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
入围本次挑战杯决赛的项目“全自动快速脱缆装置”的8名成员,正是同一个创新小组的搭档。2011年,这个小组的成员到盐城市大丰港一个码头参观时,注意到在船舶离开时,码头工人都要不断重复把缆绳取下的动作,劳动强度大、耗时长,从而思考:能不能把这样一个动作自动化?
从设计三维模型开始,小组成员们不但在实验室里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细节修改,还在校团委的帮助下,在码头进行了6次实地实验。在不断的实验中,缆钩由直角改得更加平滑,控制按钮改成了触摸屏,限位开关换成了光电开关,机器的外观也改进了不少。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成形的项目已经可以实现所有缆绳在3~5秒内同时脱钩,而过去对于一艘50~60吨级的普通船只来说,人工解开缆绳至少需要5分钟。
周海的研究小组里,包含了4个专业的学生。为了能够让交叉学科的学生实现协同创新,团委一直致力于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项目搭建平台。如果机械专业学生的项目想找电气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校团委就通过二级学院分团委,征集合适的学生进入团队。
周海评价说,自己的学生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能吃苦、动手能力最强的。一年多来,小组的学生为了改进作品,假期不回家,每个节假日都泡在实验室里。陈彩红说,他们都是全能工种,切割、焊接、打孔、做陶土、喷油漆,样样都得自己来,在做模型的过程中,好几个学生的手都被腐蚀了。
本报记者 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