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叶笃正用双手,画出了中国第一张像样的天气图。那是一张500毫巴地面图,相当于离地面5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半个多世纪后,叶笃正回忆起那段时光,仍能讲出很多细节,图成之后,气象所的十几个人,还一起“庆祝了一下子”。
事实上,这样一张让叶笃正费尽心力的气象图,在国外的气象学研究中已经很普及了,但在当时的中国,绘出一张这样的图,已经让叶笃正高兴地指着图对学生说:“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在我国该结束了。”
在叶笃正拒绝美国气象局高薪工作、回国从事气象学研究的60余年后,2013年10月16日,这位终结了“天有不测风云时代”的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去世前,他的听力已经严重下降,只能通过纸张上的文字来交流。
任何人要梳理中国气象研究的发展史,都绕不开叶笃正的名字。他是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气象所的工作人员将他称为“宗师”,中科院院士吴国雄评价其,“为推动中国大气物理学的发展、为国际气象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叶笃正出生在天津一位前清道台的家中,他出生的那年,恰好是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的一年。但直到14岁之前,一直在家接受私塾教育的叶笃正,恐怕都没有料到,自己会用大半生的时间,和老天爷打交道。
大学原本读物理学的他,有一次和钱三强打乒乓球,物理系毕业的钱三强劝他,中国需要气象“这门实实在在的学问”。叶笃正自此决定改行去学气象学。
预测“老天爷的脸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用叶笃正的话说,他回国的时候,中国的气象学研究“几乎是张白纸”,没有计算机,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甚至没有基础预报需要的气象图。
为了搞清楚影响中国的气象是什么天气系统,控制中国的天气环境是怎样发生、发展,叶笃正采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分析方法,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
他与陶诗言等人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每年6到10月过渡季节,有出现急剧变化现象。这种演变,并非如以往被认为的那样逐渐变化,而是有个突变的过程。这些对东亚气象学问题的发现和理论,成为了奠定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的获得者,由于拿到过的奖项太多,晚年时,甚至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很多科研人员,都记得叶笃正的一段话:“一个科学工作者一生的经历就好像是一出戏……中科院和大气物理所给了我这个舞台……众多的演员,彼此帮助,这出戏才能够演出成功。”
有时,叶笃正会用武侠小说的情节类比自己的科研状态。他“特别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主角面临困局后,绝路逢生的情节。
“对我很有启发,做研究工作,想了半天不行了,忽然一下子想出来了,这也是绝路逢生。”他几十年来总是随身带个小本儿,会半夜爬起来,记下偶然闪现的灵感。
叶笃正对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研究,确实可以用绝路逢生来形容。当时,“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度被国内外气象学界认为,其超大尺度的地形障碍,严重阻挡了大气的流动,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
叶笃正根据极少量的资料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天是一个热源,冬天是一个冷源,并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会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巨大。他指出,如果不是有青藏高原,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将是一片沙漠。
他不但是第一个指出青藏高原重要性的人,也发出警告:未来一百年内,地球的气温会大幅上升。
在国内研究全球变暖这个课题时,叶笃正觉得,“压力大了”,有人说“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好了,关我们什么事”,但叶笃正决定,“顶着冷嘲热讽往上做”,就像他最爱读的金庸小说的主角们一样。
2003年,叶笃正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概念,这位当时年近耄耋的科学家,不断感到时间的紧迫。他试着在中国的气候研究中建立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
直到去世前两年,叶笃正仍然在坚持每天工作,他“想要把这事情搞起来”。
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散步的他,在手记里写着: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完成大部分,这样的人生就基本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