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校园里学生很少读诗、写诗。我多么希望师生们可以暂时丢掉课本、丢掉作业,拿起诗集,去读书、写诗。” 这是日前在福州一中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上,有诗人之称的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发出的感慨。
“高考不考诗歌,有多少人还会重视诗歌的写作呢?” 柳袁照说,高考制度对于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高考作文常常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在这种功利化的背景下,诗歌教育常常被弱化,诗歌在中学校园里式微在所难免。
福建省连江县黄如论中学语文教师陈家星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当前的语文高考对于现代诗歌的考查太少,使得许多老师在上课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弱化了诗歌教育,学生很多也只是忙于应付高考。”陈家星说,“你去中学的教室里看看,还有多少人的抽屉里有诗集?”
陈家星回忆起自己上大学时诗歌鼎盛的情形。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学校园里写诗是一种时尚,身边的人常常互相交流诗歌。“当时我也经常写诗,并获得过一些奖项,大学毕业后就很少写了。因为诗歌讲究心境平和,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不适合写诗,写诗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疯子’。”
为“弘扬诗性文化,建设人文校园,培养创新人才”,两年前苏州第十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福州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发起“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相约从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各校轮流承办,如今已办了第三届,但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不评奖”,让诗歌纯粹化。
“今天大家齐聚在这里,只为了让新工业时代的校园洋溢起诗情画意。”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校园诗会开幕式上,主办方福州一中的校长李迅介绍说,近年来福州一中注重素质教育,经常开展与诗歌有关的课余活动,给热爱诗歌的同学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在诗会开幕的当晚,福州一中给与会者献上了一场诗歌主题晚会。
有人担心,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样的素质教育难有立身之地。对此,柳袁照认为:假设人生是一场长跑,高考只是其中的前100米,和你一起赛跑的运动员有100个,而百米的终点有50个苹果,这50个苹果意味着大学的名额,因此你必须想办法先跑完这100米。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百米之后的1公里处还有苹果树甚至苹果林在等着你。“值得思考的是,跑完百米后,孩子们还能跑过1公里到达苹果林吗?学校教育要兼顾眼前和未来。任何一种简单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柳袁照说。
来自福建晋江市平山中学的语文教师易晓红发现,学校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时,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也比平时好。她说:“学生们是可以爱上诗歌的,关键是学校和老师要学会引导,给孩子心里播种诗歌的种子。平时举办些随性而为的诗歌沙龙,甚至只是兴趣小组也行,让诗歌教育常态化。”前来参会的该校学生张敏楚说,虽然身边写诗的人不多,但并不妨碍她热爱诗歌,因为“诗歌起到了抒发情感、释放压力的作用,可以让自己心情变得愉悦”。
福建福安一中的语文教师张志强对校园诗歌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相信“不管应试教育多么功利,学生和老师身上总有一种力量,寻找真正的文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