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组织学生参加PISA测验,夺得数学、阅读、科学三项第一,“震惊世界”;2012年上海学生再次夺冠。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教授说,“‘PISA二连冠’,不说是喜大普奔,至少也是实至名归”。
面对一些媒体的“欢呼”,我在微博上写下:“想明白我国在奥运会上是如何夺得那么多金牌,大致就能想明白2009、2012两年上海参加PISA测验所获得的成绩了。”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PISA评估于2000年首次举办,此后每3年举行一次。看看2000年至2012年的PISA“金榜表”,我们会发现:前三名除芬兰外,无其他欧美国家和地区,亚洲国家和地区占绝对优势;2003年后前三名只剩下韩国、台北和上海;自2009年始上海包揽了全部PISA项目的冠军。
张民选教授说,“PISA测试不是奥林匹克比赛,也不是选拔状元的考试,而是为了了解15岁学生在适应未来挑战能力方面的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各国教育实践和调整教育政策、促进各国教育发展。PISA测试关注的不是学生个人成绩,而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成绩,由此发现一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优势特点和遇到的问题”。
因此,PISA“金榜表”似乎可以解读为:上海15岁学生在掌握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在适应未来挑战能力方面,已处于全球之冠;上海及其学校教育的整体成效,已处于全球之冠;上海教育质量的现状和教育系统的发展水平,已居于全球之冠。
相对应的,是否可以说,美国和欧洲的那些事实上的全球教育强国的处境可能很槽糕,已在教育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显然,这种评价结果与国际教育常识和事实不符。全球教育强国榜上无名,尤其是美、德、英等几乎是倒数。可是,无论是从教育整体成效、教育水平与质量现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状况、诺贝尔奖数量、高质量论文、创新发明等方面,还是从国民数学、阅读、科学素养的现实,美英德这些国家占据着绝对优势。
PISA的测试结果与现实之间如此大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OECD在设立PISA评价时基于这样的假设:“无论各国的差异如何,政府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是否为孩子将来全面参与社会做好了准备?”因此,OECD的专家把PISA定位于“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建构的评价”。
但这种假设和定位是否适合我国的教育现实?我国在1999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目的趋近于OECD设立PISA的假设,但基础教育依然是“扎扎实实的应试”。打个比喻:PISA是基于测量未来的长跑能力而设立,却被拿来测试中国学生的短跑了。
其次,OECD定义PISA评价的目的为:不在于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与他们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目的和定向是决定测量评价效度和信度的基础。如果教育现实、测量评价假设、评价目的与定向、测试工具与内容这几者之间,不统一甚至不符,必然导致测量与评价的信度、效度降低。
我国至今仍是“双基”教育大国和应试强国,也就是传授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的教育,是以满足考试为目的的教育。PISA测试尽管在命题上新颖、更贴近实际生活,但对精通各种题型总结的我国中小学教育而言,熟悉PISA题型是很简单的事情。且PISA测试仍是以题型为形式的纸笔测验,这正是我国中小学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被训练为“熟练工”所具备的长项。
而欧美国家的教育目标丰富,学生除应对考试外,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思考、实践、动手操作、撰写论文等。他们在纸笔测验训练上投入的时间、精力,远远低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
PISA还“用问卷的形式测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以此形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总评估,以了解学生能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进行反思,能够在独立和集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等”。OECD在设计问卷时按照欧美教育的现实,假设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等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的重要程度。问题在于,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策略更多的不取决于自己,学习兴趣、动力的来源与欧美学生也不同,而且对学习能力的影响也没有欧美国家学生那么重要。
因此,PISA的这些“天真想法”在“双基教育+纸笔应试训练”的应试教育大国面前,也会遭遇尴尬。
如果脱离这些隐藏的事实来看上海PISA二连冠,则会有失理性和客观,难以清醒地看到PISA评价数据与我国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