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归来的邹学明,2005年被“挖”到成都高新区后,成立了公司“奥泰医疗”,其研发产品之一是国产磁共振系统。后来,他组建了一支七八十人的团队,既有海归博士,也有本土精英。
有一次,一位业内资深的医师在展会上看到了邹学明的产品,非常惊讶地说,以前没听说过有国产的磁共振仪器呀?
天府之国自古人杰地灵。在荟萃成都高新区人才事迹的作品集《天府创业故事汇》中有这样一段话:高新区的创业者们,正以一脉相承先人的智慧和创新立业的精神,“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回应和告慰我们的先贤”。
打造成“人才特区”的计划,早已绘入成都高新区的发展蓝图。按照其三次创业的计划,成都高新区将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区”,到2020年,聚集国家级人才100人以上,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0人以上,从业人员中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比例提高到20%、归国留学人员和外籍常住人员占比达到3%。
人才是最核心的
1990年,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立。当时,管理者们所理解的体制机制,就是“以人为本”,人才是最核心的。
成都彼时并非没有人才,但是,很多人才暂时没法变成生产力。
经过仔细研究,成都高新区发现,人才分布在两大区域:一是院校、研究所等学术科研机构,另一个是工厂、三线建设的项目。在这两个区域,人才的作用往往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研成果放在抽屉里,奖状也用来挂在墙上。要把这些成果变成产品,产品变成产业,产业生产出成品能卖得出去的商品,人才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从那时起,成都高新区就开始从顶层设计上考虑把高校、研究所、工厂、三线项目的人才给引进来。方法之一,是创建“博士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并设计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入驻创业。
后来,成都高新区日益完善了人才配套扶持政策,试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曾在奥地利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王暾,就是被吸引到成都高新区创业的“学人”之一。
“我在国外是研究物理学的,那时候没有做公司。”王暾说。汶川地震后,他萌发了来四川研究并制造相关地震预警系统的念头,最终,他选择了作为四川省成都市推动产业发展的首要载体和实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成都高新区,并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
成都高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每年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依据政策,成都高新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向144名高层次人才提供5000余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扶持;累计对24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完成4580万元的创业天使投资;对41名高层次人才授予“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奖”,给予4050万元的奖励。受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及政策优势引导,2012年,成都高新区共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68人创办了90家科技型企业,同比增长36%。
除了政策上的扶持,王暾所说的这些支持还来源于支撑高效政务服务的干部人才队伍。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的很多干部都是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招聘来的,在人才方面实践了很多改革创新。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推行“小机构、大社会”——传统行政区有许多部门,而在成都高新区,这些部门的职能往往被合并到一个部门,这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过去,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是‘蜂窝煤’的机构。蜂窝煤12个眼,上面这个眼对着下面的眼,整个对着才能燃火。”成都高新区一名退休干部回忆,成立之初只有40来个人的编制,领导班子也只有四五个人,每个人必须身兼数职。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这句话多次出现在成都高新区有关领导的公开讲话中,“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要靠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在他们眼中,人才是高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推动成都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推动三次创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只有服务,没有刁难”
在成都高新区人才工作的布局图中,党工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开发处负责人王磊要做的工作,在宏观层面上,是推动高新区人才工作的整体开发、落实人才发展规划,而在微观层面上,则是做好人才的服务工作,要把人才给“照顾”好,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地在高新区创新创业。
最让人觉得“喜感”的是,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最近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董事长公开感慨:我以前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大门都没进过,事情照样办得好好的。
换在其他地方,王磊算是一个“小领导”了,但在这里,他每天还得接不少咨询电话。原来,他的处室有两台对外咨询热线,4人轮岗接听,因为来电咨询的人太多,热线经常占线,咨询者只好打给他。尽管,他的电话是作为投诉热线被公布出去的。
这些咨询内容并不简单。“举一个例子,有的人弄丢了一些表格,如果档案没有,以后要开证明的时候,工作人员查不到相关记录,只好写某段时期如何如何。”王磊说,他得和对方详细解释,这些会影响后续办事,因此建议能补全最好补全。
由于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王磊与王暾的圈子也产生了交集。用王暾的话来说,自己当时只是“从5岁开始一直在读书、偶尔做些兼职”的学者,至于创业,完全是新手。
王暾注册了“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之后,顺利通过了成都高新区的评估。让他意外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就收到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打来的20万元人民币,这是成都高新区对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的资助。
“我们做的是与地震研究、预警相关的创业项目,新闻性、科技性都很强。当我们需要推广的时候,成都高新区提供大量的支持,甚至主动帮我们联系媒体。”王暾说。
直到在成都高新区扎下阵营,王暾预想的“和政府打交道的困难”,一样都没有出现,“只有服务,没有刁难”。
更让王暾想不到的是,他申报四川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的时候,组织部门还组织工作人员帮助他填写表格。
在公开报道中,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动上门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的案例,数不胜数。
老家在四川的归国创业者高鹏,就是受益者之一。高鹏创办了成都威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初来成都高新区,原因之一是听朋友说“创业的环境好,支持力度很大”。
高鹏的企业有些特殊。因为是生物类公司,项目的研发周期较长,与不少海归人才一样,高鹏获得了“三年房租补贴”的优惠,“我们算是在政府支持下才开始创业的企业”。
在几年前南方的一次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高鹏的企业参与了研究。再后来,高鹏成了成都高新区评估创业项目的评委。就像当年他入驻时被其他专家评估一样,他参与对新来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根据实力和项目前景,创业者可以得到10万元~100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任李岗对此很自豪。他介绍,成都高新区近年每年增加海归博士80人,今年要增加近100位。企业融资、市场营销、管理等服务需求,管委会都会尽可能最大提供支持,“工作人员每天平均走访三家企业,询问需不需要帮忙。”
“成都高新区对人才的服务比较好,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技术产业服务的口碑、品牌。”李岗说。
人才之间彼此吸引形成强大气场
如今,单是李岗所在的移动互联创业大厦,就有20多位博士创业。“今天你带了两位教授回来,明天美国有两三个公司要来合作。”他这样形容人才间相互“感染”的情景。
在成都高新区人才工作负责人看来,政府的服务只是人才特区的一部分,更重要、更天然、更有驱动力的部分,在于人才之间彼此吸引形成的强大气场,“特区,就这样‘特’起来了。”
在成都高新区这个“人才特区”,这几年还吸引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等“大佬”的光临。在“天府创业论坛”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邀请他们为年轻人分享创业经验和失败教训。目前,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吸引了一大批创业青年。 毋庸置疑,未来“人才特区”的发展,既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育,也要加强外来人才的引进。除此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形成有利于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有活力的环境。
“不是说我在这儿吃好了、喝好了,温度适宜,是个人才就愿意来,这是一个基础,但更重要的在于发展要有一个‘环境’,这个可能更重要。”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样的思路多次体现在公开讲话中。在多份成都高新区发布的文件中,都有这样的表述:必须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鼓励企业引进高端管理人才,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行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激励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实行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塑造“人才特区”品牌,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邹学明的发展路径佐证了这一点。他那支七八十人的团队,其中半数左右是外籍人士。这些人中,又有人入选了、四川省“百人计划”、“成都人才计划”。
王磊说,一个人才,由另一个高端人才发出邀请,会比我们的邀请更有吸引力。引进一个人才,就会带来一个团队;创办一家企业,就会兴起一个产业,这是爆发式发展。环境好,越做越大,这就是典型的企业、人才团队从小到大的过程。
对于王暾而言,他显然也明白“人才带动人才”的重要性。王暾说,他的公司已经进行了“股权激励”,还开展了“员工培训计划”,用事业前景凝聚更多的人才。现在,团队有物理、数学、英语等领域的各种人才。“这是事业的吸引。”
而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处的负责人,王磊对人才引进工作的紧张节奏感受颇深。他说,他到了人才处工作之后没多久,就前往深圳参加了一次“天府人才行动”交流会。第一天晚上七八点才到深圳,随后就通宵加班,搭台子、安装设备,直到凌晨四五点才完工。
早上八九点,他们马不停蹄地和邀请来的人才进行交流。而到了这天晚上,他们就乘坐飞机回成都了。“这一切是在周末进行的,我们不是去玩儿的。”
20多年的持续努力,炼就了“人才特区”。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高新区还持续推进以招才引智、孵化培育为核心的大孵化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已建成的以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骨干的26家孵化器群体基础上,2013年以来又新增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孵化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多家。
“成都高新区孵化器数量和面积在全国高新区中仅次于中关村。”有报道称。
不过,成都高新区对“人才特区”的未来有着清醒的判断,其相关负责人认为,和国内其他先进高新区比起来,成都高新区还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在推动三次创业过程中,我们在这方面要加大力度,实现人才强区。”
撰文/本报记者 供图/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