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人均万元税负”误读背后的焦虑

刘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19日   02 版)

    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发布会上,有学者称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对此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探讨,更有网友惊呼:“一口饭就有半口以上缴了税。”(《人民日报》2月18日)

    “人均万元税负”其实是概念误读。它并不等同于每个公民年缴税额,而是“人均宏观税负”,跟“人均财政收入”是一码事。事实上,“九成以上的税收来自企业缴纳”。按理说,此事应到此为止,但民间聚集的“税感焦虑”并不会就此平息。

    众所周知,税收至今没能实现“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的善意——中国百姓承担了太多的税收负担:一方面,目前的个税起征点依旧偏低,工薪阶层成了缴税主体;另一方面,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得缴税,面对油价、房价、水电物价的上涨,作为消费者哪怕不具直接纳税的义务,也并不妨碍其被税负“牵着走”。正如西方谚语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是逃不掉的。”

    税负焦虑始于税收结构不合理所产生的税收负担。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税制结构不断简化,但并未趋于合理,这必然影响程序公正和结果公平。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间接税与直接税的收入比是7比3,意即中低收入群体承担了70%的税负。这与欧洲国家间接税比重在35%以下刚好颠倒。若不消除诸如间接税中的结构性问题,势必会抵消财政(税收)惠民红利,弱化税收杠杆调解收入差距、完善二次分配的社会功能,其结果必然导致两极分化、马太效应和“靠穷人缴税”的悖论,从而加剧百姓的“税负焦虑”和“民生痛感”。

    “人均万元税负”的误解虽能澄清,但其背后的“税负焦虑”不可轻描淡写。这透露着公民税权意识苏醒的信号,亦呼吁税制改革甩开膀子、重新洗牌、科学设计,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机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制。惟其如此,才能驶向制度公平,藏富于民,消除税负焦虑。

刘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2月19日 02 版

“政府代赔”不能变成纳税人埋单
别再让贪官钻假释制度的空子
“人均万元税负”误读背后的焦虑
“就近入学”如何能真正实现
应该淘汰不合格的代表委员
批评阻挡不了“粉丝”向金秀贤示爱
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的“后顾之忧”
“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