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沿着管道,伴着油气,连接缅甸马德岛与中国大西南

石油青春有梦,也有担当

本报记者 秦珍子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2月26日   05 版)

    位于缅甸曼德勒的中缅油气管道调控中心,年轻的工作人员。本报记者 陈剑摄

    “和家人长久‘异地’对石油行业来说很正常,我早就想好了”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于飞给妻子买了一只时尚坤包。他本想陪她走在商场里,挨个柜台挑选,直到她说喜欢。

    但相隔近5000公里的距离,他只能借助网站购买礼物。

    同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以往的这一天,于飞总是会陪在父母身边,一家人逛灯会,煮汤圆。

    但相隔近5000公里的距离,他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吃年饭”。

    “我很想家,特别怀念下雪。”这个85后北京小伙子说,“但在炎热的缅甸,我能感知到身上的责任。”

    作为中缅油气管道原油码头工程的一名员工,于飞到缅甸马德岛已经快两年了。看着小岛一天天“成长”起来,直到“壮观”,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忍受孤独和艰苦,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对此,26岁的胡学兵也深有体会。两年前,这名在中国石油大学学习管道材料的男生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清楚自己将要走进怎样的行业。那时,他经过严格的选拔,进入中缅管道项目。他知道未来的工作可能会非常艰苦,但他觉得,年轻人更应该以个人发展为重。

    “和家人长久‘异地’对石油行业来说很正常,我早就想好了。”如今站在场站的烈日下,胡学兵望着远方说。

    他身旁,红色和黄色的管道钻出地表,纵横交错,仪表、阀门和各种精密的装置在管道间分布。胡学兵带着安全帽,穿着制服,逡巡其间,向来访者详细介绍场站的工作原理,显得格外神气。

    他的照片挂在皎漂管理处大楼进门的墙上。那里,和他一起的30多张面孔,大多年轻而充满朝气。

    “生活和我平时的工作息息相关。”胡学兵介绍,当他刚到皎漂的时候,这里根本没有路,也没有电器可用,工作人员晚间的生活和当地老百姓一样,几乎是吃饱就睡。

    而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则在改变他们身边的环境。随着中缅管道建成通气,皎漂现代化的公路、电路和网路也越来越发达。周末休息时,胡学兵喜欢和同事去杂货店“扫荡薯片、巧克力和‘日本豆’”,如今,他发现货架上的商品比原来多多了。

    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走过来搭住胡学兵的肩膀。“兄弟!”浙江人胡学兵用南方口音打着北方人习惯的招呼。“亲密无间!”小伙子笑着回答他,一口东北腔。

    “我们出来就得代表中国人,无论为人做事”

    在缅甸,即使是陌生的面孔,只要看到胸前“CNPC(中国石油)”的标志,年轻人之间都会觉得特别亲切。不管家乡在哪里,也不管是业主单位还是分包单位,“都是中国人。”于飞说。

    “我们出来就得代表中国人,无论为人做事。”这也是中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总经理姜昌亮对所有员工的要求。而这些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则从未让这条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失望”。

    早在2008年,中缅管道筹备组的几位领导直接找到北京大学,要为这项“超级工程”招收缅语专业大学生,三年级的夏东仑入选了。从2009年1月到缅甸开始,他已经足足在外待了5个年头。

    综合调度处的工作远比“翻译”复杂,在参与了很多高层商业谈判,并独立完成了不少征地赔款工作后,1987年出生的夏东仑,如今看起来已经非常沉稳。

    说起工作,小到一次赔款的数额,一场谈判的日期甚至一座场站的火炬高度,他几乎都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他们都叫我‘搜索引擎’。”夏东仑笑言。他称自己是“工作狂”,跑遍了管线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公司规定的回国假期,他平时几乎没有休息日。在工作时,他就连表情也绷着,来不得半点松懈。

    长期而密集的工作使这个从前爱踢足球、梦想着当数学家的男生很快成熟起来。

    在皎漂,他经历过暴烈的龙卷风。而在中缅管道缅甸段最艰苦的地方——若开邦的安镇,他独自坚守了3个月。那时,这座小镇一天只供两小时电。当国内年轻人大都成为“低头族”,忙着更换最新式智能手机的时候,夏东仑连最平常的上网,也实现不了。

    “我对电脑、手机游戏都没兴趣。”坐在办公桌后,他一脸严肃地表示,“我的时间,必须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到缅甸的第一个春节,夏东仑一个人在内比都项目部度过。同事离开前,怕当地食品不安全,给他炖了一锅牛肉,放在冰箱里。

    “我每天就切一点儿下泡面,得省着吃。”他说。除夕,他终于忍耐不了,一个人跑到饭店里,要了一份番茄炒蛋,“就算是吃到中国的味道了”。

    不过,他也坦言,“因为年轻,所以对‘苦’的感觉没那么夸张”。这个小伙子和酒店的服务员用缅甸语聊天,和餐厅的中国老板拉家常,在异国他乡的大街上闲逛。“那时年轻,对新鲜事物特别有热情。”如今还不满27岁的他故作老成地说。

    “成熟”的标准就是承担责任的能力

    在夏东仑看来,“成熟”的标准就是承担责任的能力。说起责任,在东南亚管道公司曼德勒总部,有一支年轻的队伍,正在日夜镇守着中缅油气管道的“神经中枢”。

    从皎漂首站输出的天然气,以及将来从马德岛首站出发的原油,都由曼德勒调控中心负责运营指挥。这座满是计算机和显示远程传输图像屏幕的大厅需要24小时值守,不仅得承担日常的油气运行和分输,还得负责应急响应。在调控中心21名工作人员中,17名是80后,不少是2011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批“尖子生”来自国内各所与石油相关的理工类高校,专业有油气储运、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机械工程……虽各不相同,却都为了同一个目的:满足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运营方方面面的需求。

    这是一项要求极高的工作,所以,他们在校时,就经历了非常严格的选拔。

    “专业成绩优秀是最起码的。”调度处处长袁运栋说,“心智要稳定,既要胆大,也要心细。”

    在这位“老调度”看来,尽管如今工具先进多了,环境舒适多了,但石油人四海为家的工作性质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油气管道调度,就像管道本身一样,没有捷径可走。

    在真正上岗之前,这些年轻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武装”和“实战演习”。他们被送往上海、沈阳、北京的调控中心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不少国内管道段落进行实习,培训外语,还被送到加拿大参加“强化训练营”。

    按照这一行通常的做法,调度岗位一般会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而在这里,年轻人们必须在两年内完成通常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的任务。

    “但就因为这样,我们成长得特别快。”2011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洋龙说。

    刚打完篮球,这个小伙子身上还穿着背心短裤,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淌。但说起自己的工作,他显得很郑重。

    “我来之前,就被告知石油人的艰苦,当然也知道调度的要求。”他说,“但我自认为踏实稳重,能够胜任。”

    在曼德勒调控中心,他能够接触到国际领先的调控系统,并承担更为重要的工作。同时,他还必须坚持学习,不放弃研究。

    “我非常珍惜这个岗位。”王洋龙说,“因为我能够参加这么重大的项目,还做着这么核心的工作。”

    在他看来,和他一同毕业的同学们,也许还没有获得这样的机会。

    想到这些,夜班的辛苦和海外的孤寂,似乎就没有那么难熬了。到缅甸快3年,他除了想念家乡大连的鱿鱼丝,“其他都还好”。

    漫漫石油路上年轻的心

    当油气管道穿过国界,回到祖国,另一群年轻人也在沿线为梦想奋斗着。

    瑞丽首站,正在施工的场站工地上,常常看得到清秀白净的姑娘。她们不化妆,也没法穿漂亮的裙子和高跟鞋——统一制服、工程靴、安全帽是标准配置。

    场站总工石鹏远也是80后。他说,在这个号称“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地方,女员工和男员工一样,得吃得了苦,忍耐得了孤独。

    而在这条龙脊般坚定绵延的管线最末端,广西贵港站,年轻的女调度员坐在电脑前,挂着大大的黑眼圈,若无其事地说着值夜班的经历和场站的规划。

    “对外面的人来说,这一路都是优美风景。但对管道人来说,美好的表面下,是巨大的困难和危险。”一位管道局负责人说起建设这项超级工程的艰难。在巨大的压力、焦虑和工作强度下,甚至有人倒下,就再也没站起来。

    “我的工作有意义!”张勇激动地说,“缅甸人民和祖国人民都用上了这里传回去的天然气。”那是2013年7月28日,管道开始向国内通气,这位带班调度长站在曼德勒调控中心的调控台旁,从监视器中看着南坎的火炬冲天燃起。

    2012年,28岁的张勇从西气东输二线转战到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从此,他的“战场”从荒凉的戈壁换成了旱季炎热、雨季闷湿的缅甸。那时,调控中心筹备组刚刚成立,5个人挤在7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电力供应很不稳定,每天至少停电20次。断网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要收集现场监理发送的数据,正赶上网络不通,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只能用备用电台呼叫,人工记录。

    这样的工作效率下,项目依然如期完成。他全年累计休假不足50天,每次回家时,看到儿子陌生的眼神,他心里全是愧疚。

    家人,是有家的年轻人最难以提起的话题。而对于那些还没成家的年轻人,“成不了家”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常年漂泊在外,石油小伙子很难维系和女朋友的关系。有些姑娘一听说不能陪在自己身边,干脆连相处都不愿意。

    “女生凑在一起聊男生,那么男生凑在一起……”尹航笑着说。这个1988年出生的小伙子常常和“兄弟连”探讨怎么搞定女朋友。事实上,马德岛上一个女工作人员都没有,这些男生刚从校园出来,一头又钻回了“宿舍生活”。

    不过,年轻人多的地方,从来不缺少活力和创造。工作之余,男生会凑在一起打篮球,周末偶尔也会喝上两口小酒。板房宿舍的墙壁上贴着球星的海报。有人学起了摄影,有人自制健身哑铃。时不时的,他们还和海那边的皎漂管理处踢场足球赛。上一次的结果,是“10∶4大胜”。

    元宵节和情人节一同到来的那一晚,于飞和同事喝了几杯酒,往靠近码头的宿舍走。在潮音中,他听到篮球场传来隐隐约约的吉他声。

    年轻的喉咙唱着:“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至少那天,于飞没哭。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在自己未来的漫漫石油路上,这座小岛才仅仅是第一站。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于飞为化名)

沈阳:多个公共停车位经营停摆
天津首次竞购车牌个人均价16340元
石油青春有梦,也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