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新凯迪拉克ATS的发动机悬置系统是由华晨提供的?你又是否知道,不少中国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已经在美国安家,他们期待着商业机会,打通获取技术的渠道,或者挖到能力强悍的底特律汽车人。人们认为,这是底特律破产带给中国车企的福利。此时抄底底特律,是个绝佳的时机。
底特律——这个拥有百年造车历史的汽车城,一直以来都是一座金矿。像好莱坞吸引各国导演和明星一样,底特律笼络了全球顶尖的汽车人才和汽车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
历史总在重演,30多年前,日本车企进驻底特律,当时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美国形成割据势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企的进入让他们的份额被稀释,美国消费者也开始见异思迁。如今,底特律的破产让汽车城再次陷入困顿,向他们伸出援手的都是中国车企,美国人的心理是矛盾的,有了前车之鉴,他们对中国人心怀希望又难免心生畏惧。
中国车企是不是底特律的救星,尚不能断言。不过,底特律人为了经济复兴来中国游说却是真的。
不久前,美国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和底特律市的政府高层频繁来华,招揽中国企业到底特律淘金。底特律是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汽车是最强大的工业支柱,这里曾经也是美国黑人音乐的诞生地,从工业和文化上来看,美国人对其充满着感情。底特律的经济复兴牵动着美国人的神经,带领其走出困境是城市管理者赢得选民信任的关键。
2013年3月,斯奈德宣布底特律进入财政紧急状态,4个月后申请破产保护,债务高达185亿美元。12月3日,在美国联邦破产法官史蒂文·洛兹的批准下,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
很久以前,底特律曾经是美国的音乐之都。这里诞生了很多著名音乐人和唱片公司,如迈克尔·杰克逊和摩城唱片公司,一度锻造了美国音乐的辉煌时代。不同于汽车,音乐及文化产业的转移相对容易,正如美国的汽车文化从底特律发源,却并非底特律独有一样。
一朝汽车城,一世汽车城。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日本人发现了底特律的机遇。基于缓解危机的角度,美国人坚持认为,如果日企想要在这里卖车,他们就必须在这里建厂,并向日企施压。
鼓动日企在底特律建厂的决策是亨利·福特二世策划的,他看到了底特律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扩张,但也付出了代价。上世纪90年代,日本车企在美国站稳脚跟,丰田已经成为美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梦想之车”,美国三大车企只有依靠大型SUV和皮卡这些传统强项,来帮助他们阻止日本企业的增长。没过多久,这些车也在高油价面前失宠了。三大车企不得不开发足够多的节能型车辆,不过因为日本人先胜一招,美国车企直到近些年来产品全面换代,才开始翻身。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企业一直被沉重的劳工成本所拖累。坊间传闻,当年,亨利·福特二世向汽车工人工会领袖沃尔特·鲁瑟展示刚刚建成的全自动化汽车工厂。他说:“沃尔特,这工厂里全都是机器人,你要怎么让他们交工会会费?”鲁瑟连想都没想就回敬了他:“亨利,你怎么让它们买你的汽车呢?”
30多年后,底特律遭到的重创或许跟工会制度有一定关系,因为日企的成本比美企低得多,但归根结底还在于美国本土汽车厂的不思进取。美国不缺技术人才,也有强大的研发设计氛围,关键还在于车企的经营管理和产品战略。所以,今天中国车企去底特律“淘金”,是能够淘到真金的。技术、设计、创意和模式,那里都有,但是靠简单收购并去承担当地沉重的劳工福利、医疗和养老保险,绝不是个好主意。
对于底特律那些破产的零部件厂和小车厂来说,他们渴望收购。菲斯科不过是美国参议员做了个技术保护的表态,以此来拉高价码,由此才成就了万向1.492亿美元天价收购的壮举。
中国车企在抄底底特律的过程中,为何总是充当冤大头的角色?首先是他们不了解美国的商业运作模式,其次是过于迷信品牌。在美国,做汽车的小车厂、零部件厂,甚至设计公司,素质良莠不齐,中国车企寻找的是技术,就要在一堆瓦砾中寻找真金。一时名声鹊起的品牌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单纯迷信品牌就盲目收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诸如菲斯科被万向收购的数项专利就没有任何含金量。
底特律破产之后,给汽车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多隐性财产,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些是难得的福利,但是要懂得如何获取。借鉴30多年前日本车企到美国打拼的经验,中国汽车公司特别是零部件公司,在底特律投资设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既可以扶持底特律,也可以借助底特律的技术气氛和创意人才,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实力。这比单纯的收购要强得多。
据介绍,在主机厂中,长安集团2011年就在底特律建立了研发中心,上汽在那里建立了北美总部,北汽也曾到底特律考察投资。以建立地区总部,打造技术和设计中心的方式在底特律安家,是国内一些优秀车企的主流做法。此外,包括法士特、延峰等数十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也都在底特律设有办公场所或研发中心,更有一些供应商已经进入了美国三大车企的配套体系。
中国车企抄底底特律,未必要像30多年前的日本车企一样,大规模入驻,建立生产厂。汽车产业风云变幻,如今的底特律不胜当年,日本车企几乎与美国本土车企平分秋色。在这种竞争背景下,中国车企的胜算并不大。不如像长安、华晨这样,在底特律笃实技术,寻找商业机会,待实力强大时再全面进攻。还是那句老话,谨记自己的使命,切莫充当冤大头。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