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扔出了两颗教育改革“炸弹”:一是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二是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消息甫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成为教育热点,自然支持和反对声音皆有。教育触及各方利益,有争议很正常,如果公众对于政策调整的态度漠然,那才是更加可怕的现象,因为那有可能是对教育发展和改革失去信心,麻木对待。
客观来说,教育改革在我国众多改革中,一直处于滞后位置,小碎步前行。相比经济体制改革、住房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等,长期以来,教育改革一直温吞在后。当然在各个地区,在学校局部,在考试方式上也总有改革的消息出现,但回过头去看,大都是细枝末节上的改动,而且来回调整,反反复复,只能叫“皮毛改动”。
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升学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从城市到乡村,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人们对教育问题有诸多不满,“中国教育病了”的声音不绝于耳,受教育者用脚投票不断增多,在家上学纷涌出现,出国“低龄化”不断被刷新。
毫无疑问,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从小学到大学一共有2.2亿的在校生,1400多万教职工,整个中国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教育的供求关系和教育内部外部的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龄人口持续减少(十年间减少1/4),同时,国家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各级各类教育关系日益宽松。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核心内容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说,我国的教育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了极其短缺、极其贫困的阶段,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求到开始追求好的教育。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改革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些教育大政方针在逐步推进。只是大原则性下面的实施,需要科学、缜密的设计和筹划。以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来看,这是人才合理分类,减少考生考试成本和竞争成本的良策,有望为大多数考生松绑。
而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则是涉及众多高校发展方向的改革,应充分考虑学校目前的办学水平和社会需要,如果行政命令一刀切,用权力分配学校的类别和等级,将会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光是公布方针政策之时,之后的实施过程之中,争论必定伴其左右。赞同者和反对者的出发点,无非是来自这几个方面:从各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同角度不同观点;考虑中国教育与人才供需的大格局,希望谨慎行事,少做突破革新,稳妥改良为主;利益相关者,得则赞,失则否……
以“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为例,利益相关者中,首当其冲是这些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学校都是1999年以后,在“升本”的浪潮下升格的,目前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的55%左右。但是,其中一大批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偏低,甚至在统计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时,这些高校的数字有“注水”现象。
但是这些本科院校,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计划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缺乏公平竞争机制的前提下,片面追求学校升格所致。就是由于行政权力分配高等学校的等级,并在资源配给、招生、就业等各种政策上形成差别,才强化了专科院校向本科进发,普通本科院校一定要向研究性大学迈进的畸形“狂飙”。这种情况下,让好不容易升格的本科院校转向现代职业教育,内部阻力可想而知,出现反对声音理所当然。
由此,转型是目标,但不应是手段,如果高等教育管理一如既往,行政力量依旧强大,高校自主发展还是空谈,构建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会依旧是梦想。从反对声中骂声中梳理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听取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企业家、学者、考生的各种声音,应该是改革细则出台之前的重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