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书里书外

什么是物质时代的幸福

朱学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01日   10 版)

    当我拿到由《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田科武翻译的《幸福为什么买不到·破解物质时代的幸福密码》这本书时,第一感觉,这是一本励志书,或者是心灵鸡汤类的图书。该书译自詹姆斯·A·罗伯茨——一位消费行为专家、营销学教授,这就更强化了我的最初印象。

    我不太喜欢励志书或者心灵鸡汤类的图书。这不是我喜欢的菜。

    第一印象并不一定靠谱,就像一见钟情——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并不靠谱。

    这本书蛮有意思。虽然后半部有心灵修补的味道,但批判精神却贯穿始终。其批判精神,主要针对消费文化的泛滥。它是从美国梦的演变历史和社会分析开始的,讲述并批判了物质主义如何攻陷了经典的美国梦,把其沦为物质主义的美国梦,最终使社会成员困顿于物质的包围中,再也找不到幸福感。它提出了自我拯救的方法,自然,这种自我拯救的方法也是很美国的,而非中国式的。

    “幸福为什么买不到”,究其根本,是因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过剩而出现的。就像糖尿病,在为生活挣扎的穷困年代是不会出现的。

    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美国白日梦”。它很启发我:真实的美国梦,不是物质主义的白日梦,而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指导原则——这种社会秩序为所有公民提供机会。所有人,不管其性别、种族、民族,甚至经济地位处于最底层的人,都有机会实现最大的潜能”。

    历史上的美国梦,是要通过努力奋斗、节俭和自我牺牲才能实现的,但如今技术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充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梦想,已经被物质成功所取代:“我们希望拥有表明财富的标志性物品……但我们不愿意为之付出持续的自我牺牲,人人都梦想快速致富。”

    人类的本性变了,文化价值观变了,美国人逐渐抛弃了努力工作和牺牲的伦理,转而重视奢华、安全、舒适,并以之作为“好的生活”的重要标准。深陷物质主义的人们,认为拥有越多就越幸福,于是努力工作,拼命挣钱,想借此获得更多的幸福。但该书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是南辕北辙。

    作者在书中用案例和数据展示了“奢侈品并非幸福的必备之物”。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发现了“伊斯特林悖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民众幸福感增加。不仅如此,临床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物质主义是当今许多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许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物质主义者更容易受到抑郁、焦虑和物质滥用障碍的困扰。物质主义同样是人们财务压力的罪魁祸首。

    同样,对外在物质的追求,还牺牲了人们对生活目标的追求,牺牲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在对物质财富的不懈追求中,我们远离了心理幸福的基石:自我接纳、亲密关系和社区参与。”贯穿全书的,是被物质主义左右的人缺乏幸福感的陈述。

    所幸的是,该书在最后提出面对物质主义的自我救赎方法——回到个体的自我调适上。书中所描述的,是美国社会的现代病,如今我们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

    该书有一段文字提到了中国社会:“当代中国是收入和幸福没有关联的又一例证。他们的数据显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中国人比例,从1990年的28%,直线下降到了2000年的12%!”

    中国社会的问题是,许多人被迫转向了物质主义和及时享乐。物质主义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流行,除了经济发展社会渐次开放的因素之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刻意引导。应该听听该书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密码不在于拼命挣钱与消费,而在于内心,在于参与,在于关切,在于爱。

    该书还提到了一个概念“黑莓孤儿”,指父母沉溺于使用黑莓手机而遗忘了对孩子的关爱。由此我引申了一个概念“微孤儿”,指父母沉溺于微媒体社交而把孩子扔一边。我们应该更多地检讨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萨特说:“什么东西都解决了,唯有生活。”

    被物质主义左右的生活,是不会有幸福感的;被外在的物质所左右,也不会有幸福感。但生活还得继续。不被左右,服从内心,才能得到幸福。

朱学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4月01日 10 版

《北大回忆》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塑魂
旅行书:左手青春,右手文化
社会学家把脉教育:到底谁病了?
什么是物质时代的幸福
《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追寻《两个故宫的离合》
《成德之道》讲述雷锋战友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接地气的文明史
央企党建发布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