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 如何打造就业新高地

哈尔滨市市长:政府也要树立自己的就业观

本报记者 刘世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12日   T02 版)

    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慰问大学生环卫工人。(资料照片)

    包澜摄

    宽阔的松花江宛如一条绿色绸带,从哈尔滨市中心穿城而过,形成22.7万公顷的湿地。从城区任何一个角落驱车20分钟,都可以来到这里享受河流带来的灵动美景和福利。

    哈尔滨是金、清两个王朝的发祥地。在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市长宋希斌看来,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河流的灵气,还在于数百年历史形成的中西合璧的包容内涵,更在于东北亚大开发背景下,打造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带给城市的活力和热度。

    市长心中的“千好万好”,在青年人眼中被量化为城市就业竞争力——根据一家中介机构近期发布的“应届毕业生城市岗位竞争指数”,哈尔滨在全国排名第19位,平均每个就业岗位有48名毕业生竞聘,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超过不少沿海城市。

    在中国省辖市中,哈尔滨是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第二的特大城市。今年驻哈大中专毕业生总量约2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5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46%,劳动力供给总量与岗位数量矛盾非常突出。

    作为有千万人口城市的市长,宋希斌对“就业是民生之本”的体会更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政府也要树立自己的“择业观”,千方百计地为各个层次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

    宋希斌曾经因为拿出400多个事业编制来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环卫工人备受关注。两年过去了,离开环卫岗位的大学生屈指可数。在宋希斌看来,这个案例值得政府和年轻人思考,就业观的内涵十分丰富。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宋希斌市长,请他讲述政府的就业观。

    就业要贴近自己的专业土壤

    不久前在深圳考察时,宋希斌接触到一个由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他们的发展方向是高科技农业。这个团队的年轻人说,之所以选择深圳,是看重了那里国际化的氛围,可以吸引国际化优秀人才。

    可宋希斌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与年轻人讨论。他说,“搞农业的,必须要贴着土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国际化早已不再是哪个城市独特的优势,但黑土地只有东北有。”像哈尔滨这样的城市,几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贯穿了国际交流的脉络,有很长一段时期,外来民族的数量,远远超过本地人。发展农业,哈尔滨就更具优势,全市有82%的土地都在农村,可以提供广阔的天地。

    宋希斌建议这个团队,在选择事业发展的地域,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研究平台。现在,这个团队听从宋希斌建议,开始考虑去黑土地上,寻找自己创业的平台。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大规模推进,哈尔滨呈现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机会。宋希斌说,这样的历史机遇,需要大量从事农业科技、畜牧养殖、林业经济、农村金融等领域的人才。今后的哈尔滨,这些领域的人才政策也将最具吸引力。

    在另一方面,城市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给哈尔滨带来就业机会前所未有。宋希斌说,2013年,哈尔滨市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000多个,数量之多、投资之大,在当地产业项目建设历史上尚属首次。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曾经是技术人才的高地,但改革开放之后的头几年,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熟练产业工人“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

    2013年哈尔滨市在人才引入机制上的一大创举是,设立了基数为1亿元的人才引进资金,并且上不封顶。只要是人才,不论是国有企业需要的,还是民营企业需要的,不仅提供安家费,还为他们提供5年免费居住的周转公寓。宋希斌鼓励有关部门,“要有本事把这笔钱花出去!”

    这一年间,哈尔滨已经引入2410名高端创业型人才和紧缺实用性人才,分布在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农业科研等多个领域。

    宋希斌说,今天的哈尔滨,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农业的传统优势和产业的后发优势齐头并进,提供的就业岗位门类齐全,如果再进一步优化就业政策,必定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高地,年轻人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

    政府就业观的核心是什么

    今年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消灭“零就业家庭”。李克强总理的一番话也让宋希斌感同身受,“零就业的家庭毫无生气,没有希望”,在他看来,为各个层次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宋希斌把政府提供这种服务的指导思想和能力体现,比喻为政府的就业观。

    宋希斌说,在走访一些困难家庭时,他发现,其实很多“零就业家庭”中的年轻人,是很有就业意愿的。但可能因为家庭成员重病在身,需要人看护,限制了他们找工作的范围。于是,他们迫不得已失业了。对这类家庭,政府完全应该伸出援手。

    宋希斌就碰到过这样的典型案例,一个低保户家庭,丈夫外出打工,留下妻子在家里照顾行动不便的公婆。这位年轻的姑娘大专毕业,不得不失业在家。一家人靠低保度日,生活拮据。但这家人所居住的社区,又有大量的社区岗位空缺,完全可以成就她的择业愿望。

    由于信息不对称,一边是人力资源的闲置,一边是社区岗位的浪费。宋希斌指出,这背后暴露出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够细致,还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

    在宋希斌看来,政府的就业观,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要细致梳理出各个群体的就业需求,以及他们的就业能力;二是提供相对完善的就业创业信息和机会,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让有追求、有困难的年轻人,得到更多可以选择的岗位。

    哈尔滨正在实施困难家庭就业援助项目,将困难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纳入其中,“一人一策”重点帮扶。低保家庭的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每人还领到8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去年以来,政府帮助769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认定并安置零就业家庭124户238人。

    政府还对高校毕业生施行每月实名动态登记管理,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尚未确定岗位的大学生与就业信息提早对接。市人社部门推出的哈尔滨就业地图,为求职者打造了“十分钟就业服务圈”、“二十分钟培训圈”、“三十分钟维权圈”。目前,就业地图日点击量3000多人次,平均每天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6000多条、就业岗位近8万个。

    宋希斌说,目前年轻人的就业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在工作条件、薪资待遇、劳动强度、发展前景等方面个性化需求各不相同,有时候,仍然存在政府提供的一些岗位、甚至是一些创业项目“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政府细化工作,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宋希斌说,目前政府在提供咨询、辅导、创意、策划、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不论是服务机构数量还是服务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特别是提供的创业指导、创业项目大多层次浅、水平低,很大程度影响了创业者的积极性。

    宋希斌认为,这些也正是政府要补齐的服务短板。充分就业的城市才有活力和后劲,才能可持续发展。

    年轻人就业要接地气

    在宋希斌的日程表中,逢年过节,都会去走访环卫工人,他要特别去支持一下那里的400多名大学生。

    2012年10月8日,哈尔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卫工。一个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

    457个工勤技能岗位共引来11539个报名者。由此也引发了社会的大讨论,支持者认为,城市的发展需要技术化、高学历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也是技能岗位,大学生并不是大材小用;但反对者认为,“编制至上”的就业观是对年轻人创造性的扼杀。

    作为支持者,宋希斌的态度很坚决——每一个岗位都有其适合的人才,每一个岗位也都能让青年人成才;年轻人择业,就该放下身段,就应该接地气。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当时应聘上环卫工的400多名大学生,离开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年轻人选择了坚守。

    每次和这批年轻人见面,宋希斌都会鼓励说,他们经受了世俗与偏见的考验,从最低层做起,但这段经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宝贵的财富。希望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管理者。

    宋希斌说,这400多名大学生应该成为更多年轻人求职时的榜样。如今的就业市场存在供需错位,很多岗位招不到人,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关键是年轻人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脱离实际。

    宋希斌说,未来哈尔滨市还会继续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安排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市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录用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这些大学生就生活在百姓中间,知道百姓的心思和疾苦,是了解中国社会实际、跟老百姓有感情的年轻人。”宋希斌相信,未来城市的管理者,一定会出自他们中间。

哈尔滨市市长:政府也要树立自己的就业观
精英教育 个性化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
7.5%的经济增速背后有哪些就业机会
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有哪些不足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