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5月1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神仙会

甲级旅游规划设计院的行活儿

本报记者 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16日   11 版)

    韩云峰

    北京候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当过画家、独立制片人、电影美术师。出版著作《鸦片的肖像》等作品。进入旅游规划设计界以来,主持设计建造了宁夏沙湖、沙坡头等数个5A级景区,策划了著名的宁夏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成为其“点石成金”的经典之作。2008年开始主持设计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项目,促其获得商业运营上的极大成功,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标杆性作品。

    在百度上,以“旅游开发”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找到相关新闻235万篇,相关网面2100万个;以“旅游规划设计”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搜索,找到相关新闻768篇,相关网页224万个。这是个旅游产业开始大干快上的年代。

    “十二五”期间,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各地旅游规划纷纷出台,旅游产业和旅游规划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有媒体称,“旅游已真正走向了构建泛旅游产业集群的新时代”。

    “规划,鬼话,墙上挂挂”,一直是旅游业界对于旅游规划设计的戏谑。在这样的“新时代”,作为先头部队之一的旅游规划行业,能否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制订出既符合产业发展需要,拉动当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又能“落地”的规划,是旅游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告庄西双景,本报记者就“墙上挂挂”的旅游规划设计话题对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北京候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韩云峰进行了专访。

    记者:旅游业界一直有这样一句话:“规划,鬼话,墙上挂挂”。对此,您怎么看?

    韩云峰:业界有一种现象,搞咨询的单位等同于旅游规划设计院,只要做过若干项目,就可以申报甲级资质,就可以接项目。我曾经是某著名甲级旅游规划院的合伙人。最初,我信心满满的,想做一些事。但是做来做去,发现靠忽悠也能挣钱。比如说面对一些政府的领导,把牛皮吹大,把“钱途”画好,项目拿下来就八九不离十了。我觉得这是体制造成的,培育出一种说假话的温床。一些特别活跃的甲级单位的设计成果,基本上不落地,因为落地耽误时间。只要政府需要,先做一个概念,做出“政绩”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规划就是编编假话、空话、套话的原因。这是当下国内规划界的一种常态,尤其是搞旅游这一块。

    我认为“光说不练”不过瘾,就想拥有一个能把自己设计的东西落地实现的设计院,于是就另立山头,成立了候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候鸟设计院在规划设计中制定了一个绝对原则:“抓落实,做落地,少耍嘴”。比如说我们的作品告庄西双景,我把它当作电影大片的场景来设计,但又不同于电影制景,不仅把建筑场景营造出具有浓郁风情的生活氛围,也着重考虑了建筑的实用性和使用功能,更在布局上适应旅游休闲业态的需要。在项目一期规划和主要场景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这种“造型控”精神,也许正因为如此,使得告庄西双景整个项目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小投入,大产出,非常有成就感。

    记者:您觉得目前旅游规划设计院存在的弊端是什么?

    韩云峰:中国新一轮的旅游开发已经开始,如果还是按照老套路来做,势必带来一场巨大的生态和文化灾难。目前,多数甲级旅游规划设计院的套路我太熟悉了,他们打着文化和旅游开发的旗号,毁掉了不少森林和古镇。我觉得,如果有关部门还不意识到这个问题,生态和文化的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不亚于第一轮地产开发和城市开发造成的后果。

    我觉得,现在的一些旅游规划设计院应该挂咨询公司的牌子,因为其资质是拼凑来的,里面挂名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能早就不干活了,找一些年轻人,从公司体系中的“智库”、“脑库”里复制,按套路干活。实际上这些旅游规划设计院就是一条流水线,他们干的是行活儿。而旅游规划设计,其实应该是最具创意的产业。

    记者:您能详细解释一下旅游规划设计院的“行活儿”吗?

    韩云峰:脑库、智库加图库,这就是目前的行业现状。这实际上是一个八股概念,比如,先做一个总的资源文化分析,再搞一个“一轴两带四线八区”,然后穿靴戴帽,再把全国的相应情况的文件翻出来,改改附上,形成一个厚厚的本子,立刻就有了专家的感觉。如果再看他们的下一个活儿,几乎还是这一套手法,只是改个名称而已,正应了一句老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要是不这么写的话,甲方会觉得你没下功夫。

    好多领导第一次能被设计院打动,原因在于一些设计院去地方上谈项目,通常会找两个白头发的老专家,最好由拿国务院津贴的教授和院长带队,后面跟一个年轻人做记录。散会后,一人发一个红包。回去后,干活儿的只有那个年轻人。一般只要这个阵势一摆,成功签约,那么这个项目40%的钱就拿到了。按行规,一个项目的费用会按照“四三三”(40%、30%、30%)的比例支付。

    我以前所在的那个设计院,曾给一个新农村做项目。那个村子姓李,设计院套用的是原来做过的姓张的村子。结果提交策划书的时候,其中一个段落没改干净,依然是张村,结果对方把本子一摔,终止了合同。但是,即便此时终止合同,设计院已经拿到第一笔钱了(40%)。说得再透彻些,有些规划设计单位挺喜欢对方摔本子的,这样就不必再耽误工夫啦。

    记者:四三三,“四”完了之后,“三”是指什么?

    韩云峰:“三”就是交完这个厚本子,甲方给你30%的报酬。但是付完这30%后,方案会越改越没劲,然后就不了了之。现在一些设计院活儿越来越多,每个活儿都不专注,大都虎头蛇尾,导致整体水平看上去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候鸟设计院宁可少接活儿,也要保证把每一个项目做完,做透,要有良心,要敬业,吃不了撑坏胃口其实很不舒服。

    记者:您觉得旅游规划设计院应该是什么样子?

    韩云峰:我觉得旅游规划设计这个行当,应该是创意产业。每一个案例应该都有所不同,充满创意。我也经常被一些甲级设计院请去当顾问,套项目,赚快钱。我发现,设计院大部分的年轻员工提出来的问题非常幼稚。我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体制问题,另一个是公司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为控制成本,疏于对员工培训,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我现在做项目,都会让员工去实地考察。甚至针对许多甲方,我都会带着他们去国外游学,培训甲方,让他们更明确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要想成为一个有项目落地能力的设计院,首先,必须要清晰方向是什么。方向不是厚厚的一本策划书,方向就是一句话。方向清晰后,再把它做成体系。最后的成果不仅仅是大篇幅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扎实的能落地的设计图纸。

    现在旅游规划设计方面的市场需求大了。作为规划设计院,我认为应该多下工夫,多学学先进的理念,带着尺子、照相机,带着脑子,用心去做规划设计。一个只被利益驱动,只会做行活儿的设计院,只会给中国的山山水水带来残害。

    记者:您刚才说,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当中,如果旅游产业在规划和设计上不加注意,将有可能导致生态和文化灾难。那么在您看来,在规划设计时应该注意什么?

    韩云峰: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当中,习主席有一句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天不能草率地否定昨天,大拆大建不可取,“一任领导一规划”的状况必须要避免。

    我们在新型城市化建设当中,要做实事、做真事,不瞎折腾,要把很多事情像旅游目的地那样做得很真切,很有文化。我们一些政府和规划设计部门理解的“文化”,就是给建筑物穿衣戴帽,本来没有一个可以撑得住的文化,但非得挖掘甚至编造一个话题,整出一个文化概念来,这都是假文化。法国人为什么喜欢去老挝?老挝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小城,有些建筑比法式还法式。虽然老挝没有高楼大厦,但只要你去当地感受几天,就会被感动。

    在中国,领导也是生产力。只要地方领导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再轻易听从不负责任的旅游规划设计院的忽悠,改变思维,与时俱进,狠抓项目落地,局面就会变好。

    其实,旅游规划并不难,找到切入点,找到盈利点,做出创意,就成功了。

本报记者 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5月16日 11 版

携程冲刺在线旅游巨无霸?
“无微不至”打造游客最喜爱旅游目的地
甲级旅游规划设计院的行活儿
雷雨绕飞新增25条临时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