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我的青春我做主

中国女足前队长毕妍:成长没有终点

本报记者 骆沙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16日   12 版)

    已经退役的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前队长毕妍最近又出现在绿茵场上,不过,这次她是为了宣传和支持“国奥越野五人制女子足球俱乐部”而披挂上阵的。5月8日,她和昔日队友组成的专业队,对阵由白岩松、鲁健等央视“名嘴”构成的明星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五人制足球比赛。

    对于毕妍而言,退役并不意味着告别球场。“足球带给了我太多东西。我希望自己未来的方向也会和它相关。”她说,“到目前为止,在我的人生中,用来踢球的时间,比做任何事的时间都长。”

    闯入足球的大门,对毕妍来说完全是偶然。“当时,大连的足球氛围很好。我舅舅也很喜欢足球。他无意中看见足球班招生,就替我报了名。”

    毕妍当时没觉得女孩子练球有什么不好。“我认为踢球和舞蹈、体操一样能锻炼身体。而且业余训练班并不辛苦。我一度觉得练球是最快乐的事情。那时下午3点就放学了。别的孩子下了课就得回家,我却能名正言顺在球场上玩。”

    真正感受到训练的艰辛,是进入专业队后。1999年,毕妍被选拔至大连一线球队。对她而言,这是足球生涯的分水岭。“训练从比较散漫的状态,一下子进入了系统化,教练的要求也变得很高。我第一次感觉到,训练是这么枯燥、辛苦。”

    每天早上,队员们不到6时就得起床,9时前准时开始训练。上午的课程持续到11:30。短暂休整后,下午15时再进行新的训练项目。

    “每天仅有的娱乐就是晚上能看看录像、聊聊天。”那段日子,她觉得,教练就像神奇的机器猫,总能从口袋里变出新花样。“每当我感觉总算练完了,可以喘口气了,新的任务就来了。”

    在所有项目中,毕妍最怕跑步。“有时看着没有尽头的跑道,甚至感到绝望。”她说,“专业训练的枯燥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一般学生上体育课,最多跑三五圈。我们训练不是按照圈数计算,而是按照时间。”

    通常,教练会要求队员沿400米跑道持续跑1小时。“不仅如此,速度要求也很高。不能慢跑,一圈下来大概在两分钟左右。你算算,持续跑1小时是什么概念?”她说。

    更辛苦的是在草地上练习。“草皮很软,并不适合田径训练。但是因为比赛都在草地上进行,我们必须适应这样的受力状态。这其中,有对速度要求更高的折返跑、有氧跑、混氧跑……每项的训练重点都不一样。”直到现在,她对这些细节仍然记忆犹新。

    力量课也是难过的一关。“印象最深的就是蹲杠铃。最初,教练会把六七十公斤的杠铃加在肩上,慢慢会上升至100公斤。”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体重。

    第一次被压上杠铃时,毕妍感觉“腿肚子直转筋,要不是有教练保护,估计当场就趴下了”。而这只是诸多肌肉群训练中的一部分。此外,队员还要通过卧推、蛙跳、俯卧撑、蹲走等,训练不同位置的肌肉。“遍体鳞伤”是她常有的状态。

    在旁人的眼中,一个女孩子承受了这样的伤痛,早该在家人的慰藉中抹起了眼泪。不过对毕妍而言,这都是小问题。“不仅是我,那段时间队里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有血印子。脚上、腿上有伤更是家常便饭。”她轻描淡写地说,“只要队医、教练认为还能坚持,就得坚持。谁的成长不经历伤痛?”

    虽然付出颇多,毕妍对足球的爱却从未减少。这些年,她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4年球队获得奥运会亚洲预选赛冠军,2006年夺得亚洲杯冠军,2007年闯入世界杯八强……“人生总是要有所舍弃,不是吗?”她说。

    毕妍目前还是北京师范大学运动与体育学院的在读研究生。2006年,毕妍被特招至该校读本科。对于在绿茵场拼杀多年的她而言,课本比足球难驾驭百倍。“这么多年的训练,肯定对文化课有影响。进入大学学习对我来说困难挺多。”她坦言。

    虽然本科选择的是与本行相关的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但英语却是难以逾越的绊脚石。“一开始我看那些课本简直是读天书。我的英语基础很差。老师讲的根本听不懂。”她说。

    不过,倔强的个性不允许她放弃。为了赶上进度,她拿出了全部劲头:回到队里,训练结束再累她也会抱着课本“恶补”;因为比赛原因,她难免缺课,于是便委托同学把课堂内容全部录音。“一遍听不懂就听两遍三遍。这和练球的道理是一样的。”她说。

    2012年,历经6年学习,毕妍终于修满学分,拿到了本科学位。随后,因为表现突出,毕妍被保送至本校研究生。这次,她选择的方向是体育教学。

    毕妍现在仍然是北师大女足的一员。虽然因为年龄已经不能参加比赛了,但还能帮助老师训练、管理队伍。

    在毕妍看来,球队的成长和个人一样,需要耐心和时间,是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不能局限于短期成绩,要做好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从娃娃抓起。对人才培养应该有长远计划。要将最优秀的教练用在青少年培养上,提供足够优厚的待遇。现在基层教练待遇还是太差。”她直言。

    对于未来,她的脑中充满想法。“最想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最好和足球相关。在国家队这些年,我看到了女足的辉煌也经历了低谷,希望将来能为足球事业做一点事。”对毕妍而言,她和挚爱的足球,依然走在成长的路上。

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余海岁:成功未必要趁早
夜宿哈尼族人家
中国女足前队长毕妍:成长没有终点
许达:小实习生冲向恐怖袭击报道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