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圳中学,一群流浪猫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环境优美的校园内生活着10余只流浪猫。它们出没于教室、饭堂、图书馆,给紧张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喜爱这些流浪猫的同学戏称它们是“校猫”、“学术猫”,一些教职工和学生还自发地为它们提供食物和住所。
然而,校猫也有不温顺的时候,今年4月份,一名学生在教室里不慎被流浪猫抓伤。事发后,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管理层采取措施将流浪猫赶出校园。而学生社团的一次调查却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猫能继续留下来。
赶走还是留下,成了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5月30日,深圳中学官网郑重其事地发出了一则公告:我校将召开校园内流浪猫处置办法听证会,欢迎关注此问题的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报名参加。
6月13日下午5时,听证会准时举行,能容纳100多人的深中学术报告厅坐满了各方代表。
听证会由学生议事会的“议长”王义淳主持。虽然只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坐在主持台上,王义淳显得格外沉稳。
在深圳中学, “学生议事会” 是权力颇大的一个学生组织,议事会由议事委员(以下简称议委)组成,全校42个班级每班公选出一名议委,代表所在班级行使对校园公共事务的建议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凡是涉及学生的管理条例出台前都要经议事会讨论通过方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规章制度也要通过议事会表决才能执行。
为了这次听证会,王义淳和他的伙伴们已经筹备了一个多月,听证会的程序、议题的设置、计票的方式,全部都由学生议事会的同学们独自完成。
王义淳告诉记者,由于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支持把流浪猫留下,所以,在听证人员设计上,留给学生的名额是16人,教师12人,家长和社会代表12人。这样安排,一方面体现出学生是校园生活主体,同时也给教师、家长足够的表达空间。
在开场致辞中,王义淳发言: 对流浪猫的处置,是深圳中学这个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公共事务,校方、家长和学生,任何一方都不应独自出台解决方案,希望能通过听证的办法,圆满解决这一问题。
开场白后,首先发言的是两位专业人士。来自防疫部门的林医生阐述了流浪猫的潜在危险——有可能引发狂犬病和弓形虫病。而来自动物保护组织的夏女士则给同学讲,将流浪猫完全驱逐是不可能的,学会如何与它们安全相处才最重要。
按照听证会的流程,随后,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代表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自己观点。
发言的几位学生均表达了希望流浪猫能继续留在校园内的意见,一位同学以他与流浪猫亲密接触的故事试图证明,人与猫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另一位学生则引用深圳中学的“育人目标”来表明,与流浪猫的和谐相处是一个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有益过程。
反对意见来自一位学生家长,这位家长态度鲜明地表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奢谈爱心的场所,不能空谈和谐而置学生的安全于不顾,学校管理层应采取措施把流浪猫驱除出去。
一位来自教师队伍的代表虽然不赞成把这些“校猫”驱逐出校,但她也认为流浪猫扰乱了课堂秩序。
各方观点陈述完毕,听证会进入投票表决环节,在这个环节,组织者一共设计了7个问题,包括:流浪猫去还是留、如果留下是否需要注射疫苗、是否要采取绝育措施、学校是否要提供固定居所、是否要在重点区域安装防盗网、流浪猫的生活是否交由专门的学生社团组织来负责等。
第一个问题的投票中,实际到会的38名听证代表29人投给了“留下”这一选项。这也让关注校猫命运的深中学子们长舒了一口气。
听证会结束后,深圳中学学生处主任王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学生教育引导的考虑,简单的捕杀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素有校园民主传统的深圳中学,由学生而不是校领导来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途径,是实践校园民主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听证代表中并没有出现学校管理层的名字,深中副校长邢向钊说,这是因为校方希望能保持公立,避免带有倾向性的态度影响到听证的最终结果。他还表示,听证会的结果将得到学校管理层的尊重和执行,但这一结果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未来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联名反对,学校将重新召开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