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87.7%受访者直言想健身但身边无免费场地

83.0%受访者认为目前政府在全民健身上的投入力度不够

本报记者 向楠 实习生 周萌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7日   07 版)

    漫画:唐春成

    时下,随着最基本的健身方式——广场舞,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争议不断,如何真正落实全民健身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今年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即将到来,当前全民健身的普及程度怎么样?公众在健身中遇到哪些困难?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767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民调结果显示,仅35.5%的受访者表示平时有运动的习惯。调查揭示,公众在日常健身运动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三大困难依次是“没有场地”(47.9%)、“没有时间”(14.0%)与“费用太高”(12.9%)。具体而言,87.7%的受访者直言身边没有免费的运动场地。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36.3%,80后占37.7%,70后占18.8%。

    没场地是阻碍公众运动的首要原因

    公众平时的运动情况怎么样?调查显示,3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平时有运动的习惯,64.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

    受访者最经常采用的运动方式是“球类运动”(28.5%),其次是“快走或跑步”(26.8%)。其他还有:“广场舞”、“游泳等水上运动”、“健身房运动”等。

    受访者使用最多的运动场地是“社区周边道路”(31.6%),其次是“学校或单位场馆”(17.0%)。其他依次是:“公园”、“公共运动场馆”、“社区内运动场地”等。

    家住武汉市江夏区的郑阿姨,是个广场舞爱好者。她认为,跳广场舞的最大好处是享受快乐。但如何找一个合适、方便的跳舞场地,成了郑阿姨最头疼的问题。“我们当然不想影响别人休息,但是我们要跳舞、要锻炼身体呀。”郑阿姨希望政府能多修建一些免费的场地,供大家跳舞、健身。“要是还能给我们教跳舞的专业老师,那就更好了。”

    深圳市宝安区某公司主管周硕,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身体越来越差。运动锻炼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奢望。“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身心俱疲,回到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一堆家务事,哪还有闲情运动?网上偷个菜,跟朋友们打个麻将,就当是运动了。” 

    如今,即便是在假期里,周硕几乎都“宅”在家里,一年下来出去运动不超过10次。对于不运动的原因,周硕认为,不是自己懒,而是客观条件缺乏,没机会运动。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篮球,“但周围都是小区,人口密度很大,但篮球场就那么几个,总是爆满,经常十几个人围着一个半场。有时候一晚上换好几个地方都找不到一个空场子。”

    调查揭示,在阻碍公众运动健身的原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没有场地”(47.9%)。进一步调查显示,87.7%的受访者直言身边没有免费的运动场地。阻碍公众运动健身的其他原因还有:“没有时间”,“费用太高”,“缺乏毅力,坚持不下来”,“没有同伴”,“没有精力”等。    

    83.0%受访者直言政府在全民健身上投入不够 

    调查显示,对于政府在全民健身上的投入,83.0%的受访者直言不够,5.3%的受访者觉得足够,5.4%的受访者认为一般,6.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1995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写道,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实际操作中,关于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呼声尤为强烈。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北京市体育局官方网站共列出607所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中小学,占全市符合开放条件学校总数六成。

    湖北省孝感实验小学有田径和篮球操场,但即使是节假日,也不对外开放。对此,该校副校长朱德祥介绍说,学校这么做,最大的考虑是安全问题。他解释,一方面,外面的人进来运动受伤了,责任在谁很难界定;另一方面,一旦校园开放,社会闲杂人员进来,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毕竟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这些事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学校无力承担。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经费本来就紧张,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费用,我们必须得考虑。这两个大问题不解决,学校的体育设施很难向社会敞开大门。”朱德祥说。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全民健身事业上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之所以效果不明显或者公众老是觉得投入还不够,主要是由于相当多的经费都花得没有效率,最终都浪费掉了。

    谭建湘批评,现在许多地方在做全民健身工作时,往往把它当作一项运动,每年一到8月8日全民健身日前后就搞几个活动,搞完以后,一年之中剩下的时间里就不做什么事情了。这种推动方法,完全是出于政绩需要,与老百姓运动健身的生活需求基本脱节。

    谭建湘建议,地方政府在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时,一定要立足老百姓的需求,进行生活化的、长期战略性的投入。他提醒,地方政府不要一说到全民健身,就说自己投了多少钱、举办了几次运动会;一说到修建运动设施,就说自己建了多少大的体育场馆。“大型体育馆的功能相对于全民健身来说,作用很小,而且养护费高。多修几个健身广场、多引进些健身设备不更好吗?”

    国家国民体质研究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体育学部教授何仲恺指出,面对健身场地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局面,政府应该多建一些在老百姓身边的运动设施。比如在新建住宅小区的时候,配套一定比例的公共运动场所就应该成为硬性规定。

    “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问题是全民健身的重中之重。”谭建湘忧虑地表示,这些年,国家在青少年体育教育上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体育课改革、实施健康教育等,但我们的青少年体质还是在不断下降。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上。

    他指出,现在的教育都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家长宁可每天多出一个小时给孩子补习,也不愿意多一个小时让孩子锻炼。全社会关心的只是谁考了多少分、谁考取了北大清华,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体质怎么样。这种教育观念不发生转变,政府提供再多的场地,举办再多的活动,都起不了作用。“全民健身需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一种在价值选择上重视体育的共识。”

“限奢令”显效 国内演出市场疯长两年后回归理性
红十字会救援队:我们正徒步往震中区转运物资
87.7%受访者直言想健身但身边无免费场地
路虎车主扶人善举被讥
网友斥责别把没钱当冷漠遮羞布